夏夜望月

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

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山中清幽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群峰摇夜翠”,以动态的“摇”字,生动地展现了夜晚山峰在月光下呈现出的深绿色调,仿佛整个山峦都在夜色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当夏亦凄清”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达了夏季夜晚特有的凉爽与宁静,不同于白日的燥热,夜晚的清凉与寂静更显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朦胧之美。石壁上残留的雾气被月光照亮,显得格外神秘;稀疏的树林透过淡淡的晨光,透露出一丝丝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想象着踏上板桥,耳边传来的是幽深山谷中的流水声。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最后,“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以柴门的开关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谷风声,结束全诗。这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给人以深刻的生命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静美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

释今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滕王阁

秋深南浦一帆回,高阁临江复壮开。

孤屿乍晴云独去,寒潭初静雁飞来。

废兴多少同怀古,吟眺流连总爱才。

遥忆子安词赋地,夕阳歌舞易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王人土

高歌每忆王昙首,羡尔清狂世所稀。

看竹定寻何处宅,问禅应向远山归。

客来相访犹荒径,赋就孤吟尚褐衣。

秋岳独期淩翮至,可堪重恋旧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

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

此去东林胜犹在,白莲依旧赏心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罗浮山居

屏分锦绣自岧峣,谁与秋深度铁桥。

静夜寒林闻捣药,高楼明月过吹箫。

虎须远采临巉石,雀舌閒烹试瘿瓢。

惭愧头陀馀行苦,活泉引灌圃中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