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其一)

贾山辞赋妙升堂,十八高名擅洛阳。

遭主圣人千载事,济时贤献万夫望。

已加坛上将军钺,未促齐中相国装。

曾有新诗介眉寿,悲歌何忍送归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为王拱辰太尉所作的挽辞之一。诗中对王拱辰的才华、地位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先,诗中提到“贾山辞赋妙升堂”,以贾山的辞赋才能来比喻王拱辰的卓越文采和智慧,暗示其在文学与政治上的双重成就。接着,“十八高名擅洛阳”则赞扬了王拱辰在洛阳的崇高声望和影响力,显示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威望。

“遭主圣人千载事,济时贤献万夫望”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拱辰作为君主圣明时代的重要人物,不仅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贤能之士,能够为时局带来希望与变革,得到众人的期待与敬仰。

“已加坛上将军钺,未促齐中相国装”则描绘了王拱辰在军事与政治领域的双重身份与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坛上将军钺”),还被认为有成为宰相的潜力(“未促齐中相国装”),显示出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远见与能力。

最后,“曾有新诗介眉寿,悲歌何忍送归墙”表达了对王拱辰逝世的哀悼之情。通过“新诗介眉寿”这一细节,暗示了王拱辰生前创作了许多传世佳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悲歌何忍送归墙”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痛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王拱辰多方面成就的赞美与缅怀,展现了其在文学、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内的卓越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沉痛哀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其二)

童年已切耆英慕,壮岁初陪后乘游。

卫幕櫜弓皆广建,梁筵进牍并枚邹。

云台生面丹青古,马鬣新封草木秋。

是事公应付蜩甲,苍霞谁见揖浮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赵开祖挽歌辞

万里归来两鬓霜,故人如玉閟幽堂。

凄凉长吉无题句,冥默淮南未试方。

空复藏书如册府,何由载酒更僧坊。

诸郎文字能传业,开府风流未渠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其一)

文词蚤岁诸儒上,操行当朝国士期。

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赍志一州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其二)

省中共幞青绫出,关内同驱五马行。

何许书来一千里,西风淮上泪纵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