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雨中晓发南谷,用蒋竹山韵

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

况秋潦、行人更少。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

丹砂颗,缀酸枣。长空不肯阴云扫。

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

涨溪水、孤村环抱。

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

云又起,四山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凉·雨中晓发南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晨行的画面。开篇“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以鸡鸣与雨声交织,渲染出清晨雨中的宁静与朦胧,天光微明,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相映成趣。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两句,点明了行旅的主题,同时通过“崎岖山道”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而“催早发”则透露出旅程的紧迫感。接下来,“况秋潦、行人更少”进一步强调了季节与环境对行旅的影响,秋潦使得道路更加泥泞,行人稀少,增加了旅途的孤独与挑战。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两句,以“如堆锦”的山花和“载秋光”的车箱,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旅途之乐的和谐统一,即使在艰难的行进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丹砂颗,缀酸枣”通过细节描写,将旅途中的小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丹砂与酸枣,虽不起眼,却增添了旅途的色彩与趣味。

“长空不肯阴云扫,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几句,描绘了天空的阴沉与自然界的生机,长空不晴,阴云密布,但垂杨轻摇,凉蝉哀鸣,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美。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两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高原,一夜西风过后,禾黍倒伏,描绘出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

“涨溪水、孤村环抱,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几句,通过溪水涨满、孤村环绕、云岗回望、高岭横空的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变换与探索,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云又起,四山杳”以云起四山消失,象征着旅途的继续与未知的探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晨行的自然景观与行旅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南柯子.九日城南看菊

问菊城南路,秋光又一年。草桥风景尚依然。

正是黄花时节、碧云天。荒草迷幽径,残芦被野田。

丝丝衰柳挂寒烟,遥指半规斜日、隐山巅。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满江红.九日屏山、湘佩招游悯忠寺

时节重阳,喜良友、相邀消遣。

向古寺、驱车访菊,黄花不见。

败叶凋伤零落舞,残碑剥蚀摩挲看。

葬忠魂、千古此高台,凭人赞。如来法,慈悲愿。

刹那顷,韶光换。忆旧游重到,临风自叹。

回首竟成今昔感,宽心且作嬉游忭。

约明年、此会共登临,知谁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云淡秋空.八月廿一,屏山姊招看桂花

傍午忽传。良朋邀我,秋色同看。

金粟香飘,碧天云淡,画阁人闲。郇厨珍品堆盘。

酌杯酒、纱窗曲栏。帘卷西风,衣添半臂,共醉花间。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金风玉露相逢曲.谢湘佩寄并州剪

芭蕉敲雨,梧桐坠露,又是新秋到了。

无心写景欲言情,当不得、神魂颠倒。

萧斋兀坐,愁怀难遣,恰好故人书到。

并州快剪寄将来,剪不断、相思萦绕。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