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

大乙兴仁兽网中,鸣条一战遂成功。

归来犹自怀惭德,事与唐虞已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成汤》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成汤的描绘,展现了其仁德之心以及功业与先贤唐虞时期的差异。

“大乙兴仁兽网中”,开篇以“大乙”指代成汤,点明其作为帝王的身份,并通过“仁兽网中”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暗示成汤在治理国家时,以仁爱为本,如同捕捉仁德之兽一般,精心布设仁政之网,体现了他施行仁政的决心和智慧。

“鸣条一战遂成功”,紧承上句,具体描述了成汤在鸣条之战中的胜利。鸣条之战是商汤伐夏的一次关键战役,此役的胜利标志着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兴起。通过“遂成功”三字,突出了成汤军事才能的卓越,以及这场战役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归来犹自怀惭德”,转而描写成汤凯旋归来的场景。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诗人通过“犹自怀惭德”这一细节,表达了成汤对自己德行的反思和谦逊的态度。这不仅彰显了成汤的高尚品德,也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事与唐虞已不同”,最后两句将成汤的事迹与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时代相比较,指出尽管成汤建立了功业,但与唐虞时代的理想境界相比,仍有所差距。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扬了成汤的功绩和仁德,还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人物与理想境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品德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高宗

须信精诚可动天,高宗一梦得真贤。

济川不赖良舟楫,安得中兴五千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酿酒为池肉作林,深宫长夜恣荒淫。

何如早散桥仓粟,结取臣民亿万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周文王

民疾商辛若寇雠,三分天下二归周。

文王终世全臣节,不念前时羑里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武王

八百诸侯会孟津,民心天意总归仁。

须知不食干戈粟,自有登山采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