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

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

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

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寓目》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江边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感。

首句“寓目沧江上”,开篇即点明地点,诗人站在苍茫的江边,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自然的壮丽景色。接着“天光属晓晴”,描述了清晨的天空,阳光初照,一片晴朗,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草根春露湿”一句,将视线转向地面,春日的露水沾湿了草叶,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湿润。而“云际塞鸿惊”,则将视角提升至空中,远处的云层中飞过一群大雁,它们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宁静,给画面带来了动态的美感。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观。竹林间似乎迷雾缭绕,让人怀疑是否能找到出路;而高耸的松树间不时传来风声,增添了森林的神秘与活力。这里通过对比竹林的迷离与松树的挺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最后,“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微风吹动着江面的蘋草,轻轻摇曳,远处的鄂王城依稀可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微风拂过蘋草的轻柔景象,还暗含了对历史遗迹的遥想,引发了读者对过往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冻禽塌翅飞,模糊见人影。

林寒夜开未,一院古苔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望远山

云气束四山,山势各崭绝。

狮象争向背,巨灵手亲裂。

阴崖不可窥,中有秦汉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汉上暮春

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

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

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喜李半亭舅氏自滇南来汉上(其一)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