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和人望华山

谁凿鸿蒙,最惊人处,芙蓉千丈。

激荡疑潮,崩腾似马,罗列儿孙状。

八荒雷雨,一天苍翠,缥缈灵旗想像。

待清秋、凭陵绝顶,画里秦川如掌。

潼关孤耸,黄河东注,俯览翻增惆怅。

飒飒天风,冷泠环佩,九节仙人杖。

咄哉韩子,苍龙回驭,那得褰衣长往。

耐可拉、青莲居士,三峰高唱。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词以华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想象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词中开篇“谁凿鸿蒙”,以一问句引出对华山的赞叹,仿佛在探索华山形成的神秘源头。接着“最惊人处,芙蓉千丈”直接赞美华山的壮观景象,将其比作千丈高的芙蓉,形象生动。随后通过“激荡疑潮,崩腾似马”等比喻,进一步描绘华山的动态之美,仿佛是波涛汹涌的潮水,又像是奔腾的骏马,充满力量感。

“八荒雷雨,一天苍翠,缥缈灵旗想像”则将华山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雷雨交加,绿意盎然,灵旗飘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待清秋、凭陵绝顶,画里秦川如掌”表达了作者对登临华山之巅,俯瞰秦川大地的渴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魄。

“潼关孤耸,黄河东注,俯览翻增惆怅”则是对华山周边地理环境的描绘,潼关的孤独矗立,黄河的东流不息,让人心生感慨,增添了几分忧郁的情绪。最后,“飒飒天风,冷泠环佩,九节仙人杖”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仙人的佩环声以及象征着仙人的九节杖,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神秘与神圣。

“咄哉韩子,苍龙回驭,那得褰衣长往”引用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自由、向往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最后“耐可拉、青莲居士,三峰高唱”则以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对能像李白那样自由自在、高歌吟诵的向往,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也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消息.和锡鬯度雁门关

萧瑟关门,西风吹雪,貂裘都偃。

蚁垤行人,羊肠驿路,哀角边声怨。

鱼海冰寒,龙沙戍断,历乱蓬根飞卷。

怅青衫、暮云驱马,望尽苍苍脩坂。

绝壁祠堂,赵家良将,入夜灵旗如电。

折戟沉沙,老兵拾得,磨洗前朝辨。

塞雁南飞,滹沱东注,可惜英雄人远。

问谁是、封侯校尉,虎头仍贱。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秋霁.本意

过雨长天,早露重闲阶,新月如沐。

射角明河,垂檐珠斗,苔影上人眉绿。流萤谁扑。

霜纨小扇银塘曲。浑无寐。风度。药栏戛戛响脩竹。

漏残酒醒,篆冷烟销,隐壁秋虫,似伴幽独。

拂莓墙、花香作阵,秋兰绰约疑空谷。

故国难穷千里目。

悠然归兴,只在黄叶村中,白苹乡里,数间茅屋。

形式: 词牌: 秋霁

南浦.春水,用玉田词韵

新涨碧于天,近清明,做弄横塘晴晓。

轻燕掠波圆,靴文细、一片曲尘谁扫。

鱼梭织影,跳珠只似荷钱小。

催雨东风寒又暖,绿遍长堤芳草。

漫漫别浦潆洄,惊画船箫鼓,鸥眠未了。

雁齿接红桥,渔庄远、何处鸣榔声到。断烟渺渺。

斜川如带平芜悄。

扑面杨花飞作阵,添入浮萍多少。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浦.秋水,再叠前韵

片月映寒汀,碧澄澄,人对江山清晓。

绿净绕柴扉,晴几上、巳有垂杨先扫。

芦花似雪,连拳鹭占圆沙小。

淡抹遥天浑一色,夹岸粘云衰草。

百川争赴长河,看鱼床灯火,黄昏近了。

白露老蒹葭,清歌发、无数采莲船到。

平湖浩渺,芙蓉落尽空潭悄。

又是霜明波冷后,此际捞虾人少。

形式: 词牌: 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