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形式:

翻译

大宋时期的天师林侍晨,施展法术召唤风雨雷电。
他已经五十多岁,人生经历丰富,中秋节夜晚准备回家,时值三更天。

注释

大宋:指北宋或南宋时期。
天师:道教中的高级道士。
林侍晨:诗人提到的具体人物。
飞罡:道教术语,指飞行的法力。
蹑纪:追踪宇宙法则。
召风霆:召唤风雨雷电。
人事足:经历丰富,人生阅历多。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
归去:回家。
月三更:深夜,约在十一时至一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林灵素这个人物的赞美。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道教天师在清晨进行某种仪式的情景,"飞罡蹑纪"指的是道教中的法术,能够呼风唤雨,显示出这位天师的神通广大和道法高深。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林灵素四十五年的修行感到满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中秋之夜返回的宁静氛围,"月三更"指的是夜晚的三更时分,即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这段时间通常是最为寂静的。

整首诗通过对林灵素的赞美和对道教修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忆留紫元古意(其二)

为山莫太高,太高常苦寒。

恩爱莫太深,太深别离难。

黄鹤今何之,白云不复还。

暗想紫仙堂,月照双飞鸾。

形式: 古风

忆留紫元古意(其一)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

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

二子相与言,相执不相违。

何处一声钟,寒泪滴征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月庭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

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

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

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

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

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

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

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

形式: 古风

木郎祈雨咒

乾晶瑶辉玉池东,盟威圣者命青童。

掷火万里坎震宫,雨骑迅发来太濛。

木郎太乙三山雄,霹雳破石泉源通。

神震巽土皓灵翁,猛马四张叻火冲。

流精郁光奔祝融,巨神泰华登云中。

墨幡皂纛扬虚空,掩曦蒸雨屯云浓。

阏伯撼动昆崙峰,幽灵翻海玄溟同。

冯夷鼓舞长呼风,蓬莱弱水兴都功。

龙鹰捷疾先禦凶,朱发巨翅双目彤。

雷电吐毒驱五龙,四溟叆叇罗阴容。

一声四海改昏蒙,雨阵所至川流洪。

金光流精斩旱虹,洞阳幽灵召丰隆。

玉雷浩师变崆峒,虚皇泰华扫妖爞。

群梁玄黄号前锋,祠泉恣蜃威天公。

叻火律令翻穹窿,鞭击妖魅驱蛇虫。

勾娄吉利炎赫踪,登僧泽颐悉听从。

织女四哥心公忠,辅我救旱助勋隆。

赤鸡紫鹅飞无穷,摄虐缚祟送北酆。

敕紫虚元君降摄,急急如火铃大帅律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