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尾犯》是一首寓言诗,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人沉迷于财色之中的盲目与无知。诗中通过描述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美色而不惜一切,如同飞蛾扑火,最终导致身心俱焚的境况,警示世人要警惕贪婪的危害,远离贪欲,以免遭受无妄之灾。
"举世总痴愚"开篇点明了普遍的人性弱点,"贪恋财色,无不迷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一个丹诚,趁轻肥为作"暗指人们在欲望驱使下失去了初心。"三耀照、宁曾畏慎,四时长,追欢取东"描绘了人们不顾一切追求享乐的情景。
"越频频做,恰似飞蛾,见火常投托"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如飞蛾扑火般的盲目行为,"光中方省悟,体烂怎追却"则暗示了醒悟已晚,后果严重。"悔恨迟迟,已遭逢烧烙"表达了对后悔无及的悲叹。最后,诗人提出"能远害、焉今祸患,会全身、那经灼烁"的警句,告诫人们应远离贪婪,以免遭受更大的伤害。
整首诗语言朴素,寓意深刻,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喻,警示世人要珍惜生命,勿被世俗名利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