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诏岩二首(其一)

希夷先生爱睡者,睡去那知有晨夜。

胡为留迹与留声,惹得丹青到林下。

到时却避无乃迟,声迹既留能致之。

然非卖畚扪虱汉,解识九五真龙飞。

真龙未飞良有以,元元之依竟谁是。

笑声忽动堕驴时,径入深山白云里。

安期固是神仙伦,预项干刘能忘秦。

未忍乘龙自长往,闲将瓜枣试时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避诏岩二首(其一)》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首句“希夷先生爱睡者”点出主人公的逍遥性格,他沉醉于睡眠之中,不问世事,不知昼夜更替。接下来的诗句“胡为留迹与留声,惹得丹青到林下”暗示了他虽然避世,但名声和形象却意外地流传世间,被绘入画中。

诗人接着写到,“到时却避无乃迟”,意指尽管他试图避开尘世纷扰,但似乎已经来不及,他的声名已无法完全避免。然而,他并非世俗之人,而是“非卖畚扪虱汉”,即不追求权势的隐士,能够洞悉真正的龙飞之变,这里暗指帝王的兴起。

“真龙未飞良有以,元元之依竟谁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洞察,暗示即使在龙飞凤舞的时代,他也坚守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最后两句“笑声忽动堕驴时,径入深山白云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出他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一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隐士,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王履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避诏岩二首(其二)

贪看万松好,不觉到岩底。

海波胡为来,作此大奇伟。

光藏不早决,犊弃洗耳水。

使诏知所在,避亦太晚矣。

可是龙与云,不能载其体。

形式: 古风

自避诏岩转东至真武祠

金帝俨尊崇,高寒压故宫。

路回秋藓碧,门闭夕阳红。

画壁埋蓬块,珠栊宿网虫。

腐床留璲瑀,古帐失虬龙。

有几承虚供,无碑表旧踪。

炉烟聊缥渺,檐铎自玲珑。

东失天孙壮,西忘太白雄。

大千惊聚掌,方寸怏填空。

郊岛能持满,关荆敢合从。

未甘扪井手,不数荡云胸。

索价元讥彼,缨情岂在侬。

清方排暑郁,秀已泄春融。

灵气蟠幽壑,冷风吐暗松。

众雄分峛崺,群峭上攒丛。

涨绿迷深浅,凝青护叠重。

侣吁三十洞,嶕喜二千穹。

道士云含岫,畸人鸟脱笼。

便当称白石,何必待青童。

榻旷从伸脚,庵低且鞠躬。

危登传宝贲,掞水割非蒙。

计饭惩过饱,窥粮怕倏穷。

无眠忧曀雨,频起看西东。

暗雾层层豁,寒星点点通。

明朝携往识,分与满山风。

形式: 排律

百尺撞

撞义未能搜,风裾不少留。

罅延孤客步,级伴堕局愁。

杳树披云动,幽泉学璺流。

自嗤如此险,闲处也还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朝元洞

石壁天所成,洞以人力制。

平处岂不多,取难非取易。

老师若常侣,安得有此异。

不知经营时,顿足在何地。

工搜鬼神僻,妙磔造化秘。

既非苟且为,知历几百世。

设使容易隳,再有谁可继。

我来觅幽胜,乃得理外意。

阑凭无底谷,丈尺岂可计。松头乱??,壁脚插翠气。

扶阑试小瞰,神宅欻鼎沸。

只为定力微,惹彼林涧愧。

古训衡不骑,我却自买畏。

闭眼待神归,从容问何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