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士衡画竹

谁写琅玕近石傍,半丛春雨半秋霜。

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名为《题张士衡画竹》。诗中描绘了画家张士衡笔下之竹的生动形象,通过对比春雨与秋霜,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中的生长状态。

首句“谁写琅玕近石傍”,以“琅玕”借指竹子,巧妙地将竹子置于岩石旁,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场景。接着,“半丛春雨半秋霜”一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竹子在春雨滋润和秋霜侵袭下的不同风貌,既表现了竹子生命力的顽强,也暗示了自然界四季更迭的规律。

“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两句,诗人以云门山客自比,表达了对竹子生长过程的独特见解。这里,“老干”象征着岁月的积累与经验的沉淀,“新笋”则代表新生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一对比,不仅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新事物总能超越旧事物,展现出勃勃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一)耕田

前村后村雨歇,舍南舍北水生。

借问南山扣角,何如谷口深耕。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二)牧牛

绿草茸茸满蹊,牛迹远近都迷。

烟外数声桐角,溪东吹过溪西。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三)灌畦

抱瓮归来日暮,高槐树下月明。

唤取邻翁对坐,一樽浊酒同倾。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四)采药

日出长镵在手,独入千山万山。

忽见桃花流水,谁知不是人间。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