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涪州石鱼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忠顺的作品,名为《留题涪州石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这两句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水生生物与植物共存的画面。"七十二鳞"暗指鱼类,"波底镌"则是说鱼儿在水波下自由游弋;"一衔蓂草一衔莲"则表现了鱼儿嘴里带着水草和荷花,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这两句诗是说这些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即使有机会享用美味,也不与世间争斗,它们只是按自己的规律生长,每到丰收的季节便自然而然地繁衍后代。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方客"指的是旅途中的游子,他们或许在遥远的地方书写着自己的心声,但最终也只能是个人的一己之见;"牧人嘉梦"则意味着普通百姓有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安居乐业。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前知上瑞"是说先前的吉祥征兆应该常常出现,让人们感受到天子的恩泽;"宜频见"则强调这些美好事物应当经常被看见,成为常态;"帝念民饥刺史贤"表达了希望统治者能够关心民众的饥饿问题,并且提拔有才能的人才来处理国家大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清廉政治以及个人情感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刘忠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资圣寺宗己嘉遁居

院幽庵更小,嘉遁称名尊。

展榻殊无地,看山别有门。

潮来供菜圃,云过隔城村。

了毕如来藏,任他风动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醉蓬莱

喜首夏清和,槐绿成阴,榴红正朵。

仙鹤翩跹,来致千秋贺。

南极长明,后天不老,瑞霭浮青琐。

满树蟠桃,瑶池捧献,一年一颗。

好敞亭台,胜添花柳,时醉时歌,时行时坐。

受用黄庭,宝熟丹田火。

晓对青山,日吟白发,尽功名江左。

戏彩亭边,陶陶自得,有何不可。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境静人亦寂,觞至壶自倾。

形式: 押[庚]韵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