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

孤峰峙平畴,松杉夹飞岭。

古剑池独奇,两壁插天井。

晃疑将军拜,灵泉奔老耿。

深惟著蛟螭,净莫容虬黾。

昔试盘陀锋,斩斲寻尺矿。

兆瘗银凫多,气结金虎猛。

至今王霸业,堪笑未全骋。

何如吾同游,俯仰无少哽。

小吴不满目,坐览三万顷。

风高塔铃语,日昃萝衣冷。

香积饷醍醐,法喜得隽永。

嗟嗟蛾眉仙,尝来弄光景。

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

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描绘了虎丘山的独特风貌和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的愉悦心情。首句“孤峰峙平畴,松杉夹飞岭”展现了山峰独立于广阔田野之上,松杉环绕的壮观景象。接着,“古剑池独奇,两壁插天井”聚焦于山中的古剑池,形容其深邃仿佛天井,令人惊叹。

诗人运用比喻,将剑池的水比作“灵泉奔老耿”,暗示其清澈见底。他感慨池中可能隐藏着蛟螭,环境之洁净不容杂物。回顾历史,虎丘曾是军事要地,诗人提及“昔试盘陀锋,斩斲寻尺矿”,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提到的“兆瘗银凫多,气结金虎猛”暗指宝藏传说,而“至今王霸业,堪笑未全骋”则表达了对未能完全实现的帝王雄心的惋惜。然而,诗人更享受当下与友人的游历,感叹“何如吾同游,俯仰无少哽”,表示与朋友们的相处愉快,视野开阔,景色壮丽。

最后,诗人以“小吴不满目,坐览三万顷”赞美姑苏的美景,风铃声、日影、香积寺的供奉和佛法的深远,以及想象中的蛾眉仙人踪迹,都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虚幻。诗人期待如果有机会,定会邀请仙人共游,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虎丘山的神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车簇簇行

李陵台西车簇簇,行人夜向滦河宿。

滦河美酒斗十千,下马饮者不计钱。

青旗遥遥出华表,满堂醉客俱年少。

侑杯小女歌《竹枝》,衣上翠金光陆离。

细肋沙羊成体荐,共讶高门食三县。

白发从官珥笔行,毳袍冲雨桓州城。

形式: 古风

白翎雀

凄凄幽雀双白翎,飞飞只傍乌桓城。

平沙无树巢弗营,雌雄为乐相和鸣。

君不见旧日轻盈舞紫燕,鸳鸯锁老昭阳殿。

风暄芍药春可怜,露冷芙蓉秋莫怨。

形式: 古风

凌波曲

吴蚕入茧双鸳绮,绣缕团花金凤尾。

昔时啼艳晓妆慵,满眼春娇扶不起。

昔时解带罗袜松,玉尖微露生春红。

翩翩白练轻舒卷,笋萚初翻宫样软。

三尺春云入手轻,一钩新月凌波浅。

象床舞罢娇无力,雁沙踏破参差迹。

金莲窄小不堪行,独倚东风玉阶立。

形式: 古风

吴姬曲

皎皎红罗幕,高高碧云楼。

娟娟一美人,炯炯露双眸。

郎居柳浦头,妾住鹤沙尾。

好风吹花来,同泛春江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