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陈三立所作的《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诗中表达了对故去亲友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沧桑感慨。首句“死别匡床万景徂”描绘了悲凉的离别场景,逝者已去,只剩下空荡的床榻和流逝的时光。第二句“魂痕犹啄白门乌”以乌鸦啄食的意象,寓言亡者的灵魂仍在徘徊,哀痛之情深沉。
接下来,“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通过凄厉的歌声和哭泣,以及孤寂的楼台与冷月,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思念。第五句“渐挽心肝亲浩劫”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情感揪心。
“独支皮骨出晴湖”则写出了诗人独自承受哀痛,坚韧地生活下去的决心。最后一句“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以回忆的方式,想象自己与故人在世时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有亲手种植的幼松陪伴着空荡的屋檐,更显孤独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