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阿婆辛苦住西邻,岂爱无家更愿贫。
秋月春风担阁了,白头始嫁不羞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阿婆在西邻居住,她并非因为同情无家可归之人而选择与他们共处,而是出于对贫困的无奈。诗中通过“岂爱无家更愿贫”一句,表达了阿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接着,“秋月春风担阁了”暗示了阿婆因生活所迫,错过了春华秋实的美好时光,一生劳碌。最后,“白头始嫁不羞人”则展现了阿婆晚年的婚姻状况,尽管如此,她并未感到羞愧,或许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晚婚或再婚是常见现象,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婚姻的宽容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解缆鸾溪北,浮舟雁汊东。
才逢一日顺,却阻四程风。
万事乘除里,千年瞬息中。
请君明著眼,造物一狙公。
何曾一日不思归,请看诚斋八集诗。
到得归来身已病,是侬归早是归迟。
为爱东园日日来,未曾动脚眼先开。
南溪顷刻都行遍,更到东山顶上回。
天赐东园食实封,东山加赐在园东。
东山山色浑无定,阴处青苍晒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