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也作歌纪之

牡丹一名木芍药,拒霜也号木芙蓉。

好花名尽多重叠,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鸿一声天雨血,落霞万顷江饮虹。

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

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

金钗欲插嫌花重,玉手高攀与面重。

弄色合欢无限思,九心千叶为谁容。

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

朝开夕敛如趋市,明日风光移别蘤。

平生爱花入骨髓,白头出没与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开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

形式: 古风

翻译

牡丹原名木芍药,又被称作拒霜或木芙蓉。
虽然花名繁多,但看重的是花的形态而非种类。
鸿雁悲鸣,仿佛天空洒下血雨,晚霞映照江面,如同彩虹饮水。
水中的花朵凋谢,岸边的花儿盛开,千朵万朵,红白相间。
我曾与鸳鸯共赏繁花,也曾伴随鸂鶒出现在屏风之上。
想插入金钗,却嫌花儿太重;用手高举,又觉花香扑面。
花色变化,如同合欢,蕴含无尽思绪,不知为谁绽放。
早晨花开颜色略淡,傍晚则更显浓郁。
花儿朝开夕敛,如同赶往市场,明日风景又换,百花争艳。
一生热爱花朵,直到白发苍苍,我和花儿相伴始终。
六十年来,我与花共度春秋,花开花落,岁月悠悠。
还未品尝过太平盛世的美酒,年年花开,陪伴我白头。

注释

牡丹:一种名贵花卉。
木芍药:牡丹的别名。
拒霜:秋季开花的植物。
木芙蓉:另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
鸳鸯:象征夫妻恩爱。
鸂鶒:水鸟,此处比喻。
金钗:古代女性饰品。
玉手:形容女子的手。
弄色合欢:形容花色变化多端。
九心千叶:形容花的复杂层次。
趋市:赶往市场,比喻时光流逝。
别蘤:其他花卉。
骨髓:深入骨髓,极言喜爱之深。
白头:指老年。
太平:社会安定,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所作,名为《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也作歌纪之》。诗中,诗人以牡丹(又称木芍药和拒霜)为题材,赞美其繁多且色彩丰富,如同天边落霞映照江面,绚丽夺目。诗人将牡丹比作鸳鸯和鸂鶒,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锦绣画卷中的娇艳姿态,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诗中“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一句,展现了牡丹盛开的壮观景象,而“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则揭示了花期的微妙变化,如同人的情感起伏。诗人感叹岁月流转,花开花落,自己与花相伴,直至白头,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牡丹的魅力,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至相见岭喜见紫海

相见岭头相见少,北风吹却南翁倒。

短日荒荒白草枯,颠狂乱叶如飞鸟。

前峰低处紫海出,知是吾归里中道。

父兄问讯今何如,只是相公言语好。

形式: 古风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

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煖养精神。

花前不著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正仲入鄞叙怀送别二首(其二)

此别未知长与短,一春风雨助凄然。

欲随流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话柳边。

芳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

雁苍山好须回首,便见秋风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绝怜幽谷此相亲,屋角来禽作小春。

梅笑故知情熟客,犬迎不是眼生人。

青灯知子别来意,乌几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门长日掩,俗交正复厌频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