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杂兴(其四)》描绘了一幅松柏与榆树在自然环境中的对比景象。首句“松柏生崇冈,枝叶拂高云”,展现了松柏生长在高山峻岭之上,其枝叶高耸入云的画面,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然而,“亭亭绝地纪,斤斧空纷纷”,则揭示了松柏虽高洁,却仍难逃砍伐的命运,表达了对无常世事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河边的榆树,“嗟彼河畔榆,托根亦缠绵”,榆树虽然扎根河边,看似安稳,但“波浪日摧荡,讵能保终完”,暗示即使依恋水边,也无法抵挡岁月和自然的无情冲击。
最后,诗人引用孔子感叹黄鸟的典故,“宣尼叹黄鸟,咏取丘隅篇”,借孔子对黄鸟命运的感慨,寓言世间万物皆有其宿命,即使是高洁如松柏,或平凡如榆树,都无法逃脱变迁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