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泖

浮屠十丈枕平川,浪涌珠光日倒悬。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

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

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冯行可的《泛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浮屠十丈枕平川”,以“浮屠”(佛塔)为视觉中心,置于广阔的平川之上,既显出佛塔的高大庄严,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浪涌珠光日倒悬”,通过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太阳倒映的珠光相互辉映,展现出水面上的动态美和光影变幻,使画面更加生动。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不同的人物活动:一位客人乘着小舟,仿佛在银河中航行,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而僧人则沉浸在水边的观照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这种对比,既体现了人间的繁华与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后半部分“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描绘了晨昏交替时分的景象,早晨霜降枫叶红艳,照亮了乡村集市,傍晚细雨蒙蒙,芦花随风摇曳,渔船隐没于烟雨之中,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和季节更替的美感。

最后,“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洗涤,心灵得以净化,达到了内心的平静。钟声悠扬,打破了江面的寂静,也唤醒了读者对内心深处的反思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8)

冯行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山大观亭

选胜登临兴自豪,披襟对酒咏离骚。

坐来湖影摇空碧,啸入江声作远涛。

灵气常通三竺近,浮云忽断两峰高。

秋风桂子云中落,时见天香满客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湖上逢故人

与君吟赏十年馀,博雅翩翩是我师。

悬磬由来无长物,携筇到处有新诗。

烟霞自足几两屐,日月频惊双鬓丝。

湖外青山湖上月,不妨潦倒桂花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望湖亭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望深烟景堪投策,坐久岚光欲染衣。

赤鲤惊看牵藻去,白鸥閒自傍人飞。

芳洲杜若应思采,那得扁舟系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过半山堂

春风重过半山堂,依旧千峰入坐苍。

更有好花明后院,旋添新竹荫虚廊。

画图想像摹云谷,诗句模糊认雨墙。

却怪山禽似相识,向予啼上卧龙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