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一首

吞屋糁空嗥越犬,如椽悬乳战吴僧。

皛然一色纷无际,飘瞥群花散却凝。

人迹禽飞遭屏绝,竹端松顶重何胜。

将军逐虏弓刀湿,坐幄书生能不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巨大的犬吠声吞没了房屋,如同大椽子般的乳汁悬挂在空中,对抗着吴地的僧侣。
一片洁白无边的景象,群花飘忽不定,仿佛凝聚在空中。
人迹和鸟儿都消失不见,竹梢和松尖承受着重压。
将军追击敌人,弓刀都被雨水打湿,而书生却无法参与这样的战斗。

注释

吞屋:形容声音极大。
糁空:弥漫天空。
越犬:指越地的犬类。
如椽:比喻大。
悬乳:形容乳白色的雾气。
战吴僧:与吴地僧人对抗。
皛然:洁白的样子。
纷无际:广阔无边。
飘瞥:飘忽不定。
散却凝:分散却又凝聚。
屏绝:隔绝,消失。
竹端松顶:竹梢和松尖。
重何胜:承受着重压。
逐虏:追逐敌人。
弓刀湿:武器被雨水打湿。
坐幄:坐在营帐中。
能不能:能否胜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日大雪的场景。首句“吞屋糁空嗥越犬”形象生动,以犬吠声衬托雪下得之大,仿佛连房屋都被雪覆盖,犬吠声也被淹没。次句“如椽悬乳战吴僧”则比喻雪花密集如椽子悬挂,又如乳汁滴落,展现了雪的厚重和动态感。

“皛然一色纷无际”描绘了雪景的广阔无垠,一片洁白,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印象。“飘瞥群花散却凝”进一步形容雪花飘落的轻盈与瞬间凝聚的静美,如同花朵散开又瞬间凝固在空中。

“人迹禽飞遭屏绝”写出了大雪封路,人迹鸟踪皆被阻隔的寂静,显示出冬季的严寒与雪的威力。“竹端松顶重何胜”则转向了雪压竹梢、松枝的景象,强调了雪的重量和对自然的装饰效果。

最后两句“将军逐虏弓刀湿,坐幄书生能不能”,以将军出征和书生读书的场景作结,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雪中坚韧与静谧的不同感受。将军的弓刀因雪湿而沉重,暗示了战斗的艰辛;书生则在帐幕中,面对这样的大雪,不知能否静心研读,暗含了对知识追求的思考。

整体来看,苏籀的这首《腊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大雪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融入了人生的哲思,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跋思古斋诗卷

娉然林下趣,仙袂拥书签。

心迹清无滓,情声慧且谦。

琐窗龟背戏,彤管兔毫尖。

十愿独非僭,陶云那得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嵊邑周干办挽诗

嶷然衷塞懿,挟操亦人难。

唱第芝庭瑞,背城逋寇残。

倾殚副王命,畴曩入赀官。

遗事乡评著,嘉言邑里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楼枢密挽词二首(其二)

岳镇巍峨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

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

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瑞香一首呈韩子平

未拆娇红浅紫骈,差差众叶翠翘然。

误称兰艳风流冠,且纵桃夭万一怜。

列槛闭帷增峭烈,诉杯阁笔负婵娟。

司花处子春风面,醲态奇香想象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