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喻存道二首(其二)

神龙一去渺无踪,落日孤云为惨容。

溪绕练光秋更白,黛横山色晚尤浓。

细看风物曾经眼,深达根源自点胸。

寄宿僧寮清不寐,一轮明月挂枯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神龙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落日和孤云显出凄凉的面容。
秋天的溪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山色在傍晚显得更加深沉浓厚。
仔细观察眼前的景色,深深体会到事物的本质源自内心。
寄宿在僧舍中,我难以入眠,只看到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枯萎的松树。

注释

神龙:比喻消失无踪的事物或人物。
渺无踪:完全不见踪迹。
落日:夕阳。
孤云:孤独的云彩。
惨容:凄凉的神色。
溪绕练光:溪水环绕,月光如练。
秋更白:秋季月光更显洁白。
黛横山色:青山如黛,山色浓郁。
晚尤浓:傍晚时分特别浓厚。
风物:景物。
根源:事物的根本原因。
点胸:触动内心深处。
僧寮:僧人居住的小屋。
清不寐:清冷无法入睡。
一轮明月:明亮的月亮。
枯松:干枯的老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日山水画卷。首句“神龙一去渺无踪”以神龙隐喻过往的壮丽景象,如今已消失不见,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次句“落日孤云为惨容”则通过夕阳和孤云的组合,渲染出一种孤独而苍凉的氛围。

“溪绕练光秋更白”描绘了溪水在秋日阳光下泛着如素练般的光泽,显得更加明亮,而“黛横山色晚尤浓”则强调了山色在傍晚时分的深沉与浓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自然景色,感叹“细看风物曾经眼”,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深达根源自点胸”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领悟到万物的根源,这使他的内心更加丰富和深沉。最后,“寄宿僧寮清不寐,一轮明月挂枯松”以僧寮夜景作结,诗人难以入眠,只能仰望那挂在枯松上的明亮月轮,寓言了内心的宁静与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喻存道二首(其一)

访道寻师积有年,晚逢夫子叹高坚。

玄关启处功深矣,妙指传来意豁然。

气会三宫驰圣毂,理归一辙弃尘编。

工夫到后神明出,夺得天机运用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曾帅遣意三首(其三)

每入先生室,欣闻所未闻。

心君降六贼,笔阵扫千军。

炉鼎无人会,刀圭与客分。

清斋时隐几,闲看岭头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曾帅遣意三首(其二)

庶民从号令,喜若听春雷。

顿却寒威退,全呼暖律回。

决痈资砭石,调鼎待盐梅。

坐看罢癃俗,眉间蹙额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曾帅遣意三首(其一)

文章游戏里,政事笑谈馀。

种就三田药,编成一帙书。

情忘心自适,神定气长舒。

四海曾夫子,何人可学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