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独坐》描绘了作者在高斋独处时的宁静与自然景象。首句“独坐高斋里”点明了诗人的孤独静思,身处高处的居室。接着,“悠然向夕曛”展现了夕阳西下时的闲适氛围,"夕曛"即傍晚的余晖。
“天空山势出”写出了开阔的视野中,山峦的轮廓在天际线中显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和对自然的敬畏。"树断水光分"进一步描绘了远处树木与水面的交界,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远色看成霭”描绘了远处景色在视线中模糊成一片轻烟般的雾霭,给人以深远而迷蒙之感。"轻阴随度云"则写出云彩飘过,带来轻盈的阴霾,动态地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最后两句“谷中人世隔,麋鹿自为群”,诗人通过山谷中的宁静,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图,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