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苏仙孝感动乡闾,橘井千年事若符。
时上仙坛坛上望,白云飞处是姑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苏仙的人物,以其孝行感动乡邻,橘井之事与传说相符,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某种命运。诗人想象苏仙时常登临仙坛,眺望远方,只见白云飘渺之处,便是那神秘的姑苏城。整体意境深远,蕴含着对道德典范的颂扬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神话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不详
自号本斋。世祖时以父荫,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历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有诗集
春日流□熙,朱光射屋角。
晶荧动几案,焜耀穿帘幕。
淑气袭人温,轻寒侧衣薄。
晴窗坐对久,盎背真意乐。
江梅独清高,不与花争发。
自是冰雪姿,岂受铅华夺。
故来风雪底,玉人相蹙頞。
照水昏黄时,孤标更超越。
依依垂杨柳,青眼窥阳春。
年年邮亭路,攀折送行人。
临风搴翠缕,映日镕黄金。
如何不自持,飘扬逐芳尘。
春流溢芳塘,倒影开天镜。
漪漪绿生涟,漾漾玉澄莹。
閒鸥可寻盟,游鱼乐行泳。
清斯清濯缨,鉴心鉴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