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

策杖寻幽处,沿回松径开。

秋深千树醉,云破一峰来。

白日行深院,青莲护讲台。

悠然何所得,身世委浮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芳洪的《文殊院》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寺的静谧画面。首句“策杖寻幽处”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寻找宁静之地的情景,杖藜而行,显得闲适而深思。接着,“沿回松径开”描绘了弯曲的松林小路引领着诗人前行,增添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

“秋深千树醉”运用拟人手法,写秋天的树木仿佛沉浸在醉人的景色中,渲染出浓厚的秋意和生机。而“云破一峰来”则通过云层的缝隙显露出山峰的轮廓,给人以动态的视觉效果,暗示着诗人的探索之路并未止步。

“白日行深院”描绘了阳光穿透深邃庭院的景象,明亮而静寂,显示出寺庙的庄重与宁和。“青莲护讲台”则以青莲(可能指莲花,象征清净)守护讲经的场所,寓意佛法的纯洁与智慧。

最后两句“悠然何所得,身世委浮埃”表达了诗人在这份悠然自得中,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认识到个人的身世在宇宙间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尘埃一般。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沉思的深度。

收录诗词(2)

刘芳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冷村早行

露光湛湛散晴溪,一带沙痕印马蹄。

何处疏林鸟飞早,远烟残月隔村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

庄周曾论书,丁字乃有尾。

八分周已有,不自秦人始。

缅昔雨粟后,仓颉古文起。

周宣二千年,中国通行此。

大篆变古法,籀文传自史。

李斯变小篆,损益成绝技。

八分即小篆,聚讼殊可已。

武将乃造笔,中涓更造纸。

不必出圣贤,万世遵遗轨。

斯也灭圣经,罪不容于死。

此事可掩罪,亦薄乎云尔。

斯诛汉隶出,却笑父似子。

唐朝名最盛,莫过阳冰李。

咸谓李氏后,骑省一人耳。

清峭皖公山,山影落杯里。

当时南唐衰,谪居下柴里。

双溪行院婢,古秀世无比。

乔亭双美人,有灵亦当喜。

谁知金源后,碑失亭亦毁。

迄今七百年,何处寻遗址。

金石且不寿,叹息循山趾。

形式: 古风

夏夕

烦暑消清夜,幽思入静林。

好风时在树,明月动长吟。

涧曲穿流细,花深落影沈。

石阑贪久坐,凉气满衣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望华山

晓过华阴道,遥闻古寺钟。

下方才一望,天外削三峰。

仙掌擎朝日,苍龙卧老松。

西来几点雨,变作青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