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四)程杵

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

程生挥剑,惧兹馀耻。令德永闻,百代见纪。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鉴赏

此诗《读史述九章》第四章,由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虽标题与作者信息在原文中被分割并标记,但通过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其大致情感与主题。

“遗生良难,士为知己。”开篇即道出人生的不易与士人对知音的渴望。生命之路充满艰难险阻,而真正的理解与认同,往往能给予人莫大的力量与慰藉。这里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士人对于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有着深深的向往和依赖。

“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接着表达出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如同回归家园一般重要,允诺与信任的对象,如同找到知音的喜悦与安心。这里的“二子”可能象征着理想、道德或知音,强调了它们在个人精神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程生挥剑,惧兹馀耻。”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勇敢决绝的形象——程生挥剑,面对过去的耻辱,他选择勇敢地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以避免这些耻辱再次成为他的负担。这反映了对自我完善与超越的追求,以及面对过去错误时的勇气与决心。

“令德永闻,百代见纪。”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敬仰,希望这样的美德能够永远流传,被后世铭记。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道德价值的肯定,鼓励人们追求卓越的品质,并将其传承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人生、知音、道德与自省的主题,展现了陶渊明对人性、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品质的崇尚与追求。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五)七十二弟子

恂恂舞雩,莫曰匪贤。俱映日月,共餐至言。

恸由才难,感为情牵。回也早夭,赐独长年。

形式: 四言诗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六)屈贾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嗟乎二贤,逢世多疑。候詹写志,感鵩献辞。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七)韩非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巧行居灾,忮辩召患。哀矣韩生,竟死说难。

形式: 四言诗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八)鲁二儒

易代随时,迷变则愚。介介若人,特为贞夫。

德不百年,污我诗书。逝然不顾,被褐幽居。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