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
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
书愧儿童问,年叨里巷尊。
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兀兀》,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清醒与沉默。"兀兀心非睡",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清醒的状态,不同于寻常的沉睡;"惺惺口不言"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内心活动丰富,却选择保持沉默。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即使在静默中,细微的动作和呼吸声仍显示出他的生命力。
"书愧儿童问"表达了诗人面对孩童的好奇提问,感到有些惭愧,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学识不足,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年叨里巷尊"则反映出他在邻里中的地位,虽然贫穷,但依然受到尊重。最后两句"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以家中贫寒但仍有喜庆之事,以及自酿的浊酒来收束全诗,展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温馨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陆游的内心世界,既有清醒的思考,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兀兀初何有,伥伥不自知。
偶然登耄及,便欲数期颐。
把钓秋风夕,骑驴晚雪时。
江湖游已遍,更作灞城期。
兀兀孤村客,悠悠两世人。
梦忘身潦倒,醉觉胆轮囷。
故里簪缨换,都门巷陌新。
馀年犹有几,抚事一伤神。
澒洞风号木,萧条雨滴阶。
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
赤脚舂畬粟,平头拾涧柴。
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万里当时寄一官,十年客枕不曾安。
鬼愁滩下扁舟晚,蛇退陂前古驿寒。
昔叹远游生雪鬓,近缘多病学金丹。
功名非复衰翁事,独有江山兴未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