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管莺声向晓催,锦衾春晚尚成堆。
香红若解知人意,睡取东君不放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锦被未收,慵懒不愿起床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慵懒交织的情境。
首句“不管莺声向晓催”,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黄莺以催促之责,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了主人公对自然界的呼唤无动于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态度。
次句“锦衾春晚尚成堆”,进一步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锦被依旧堆积在床头,暗示主人公在享受着春日的温暖与舒适,不愿意离开这温馨的环境,流露出一种对生活享受的满足和对时间流逝的淡然。
后两句“香红若解知人意,睡取东君不放回”,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香(“香红”)赋予了理解人类情感的能力,表达了主人公希望花香能知晓自己的心意,让他继续沉睡,不愿被春天(“东君”)唤醒。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春日的留恋,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慵懒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牡丹经雨发香芽,满地新红因饿鸦。
利嘴可能伤国艳,只教春色入凡花。
游蜂纷扑竞花繁,未到香须只自喧。
尽日却输蝴蝶计,闹红心里默无言。
出入高堂性似驯,泥巢深稳足容身。
雕梁并宿嫌频看,巧语多应是骂人。
信马隋城下,行春访旧传。
楼台在何处,瓦砾半耕田。
远籁悲笳咽,馀花坠靥圆。
只留荒侈迹,千古监青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