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既归晚登清心阁

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谁不知道我懒散呢,但送别客人又该怎么办呢。
树叶的声音与细雨交织,山色映照在楼上格外鲜明。
无论是出身还是地位,都成了束缚,升迁沉浮只能任由他人决定。
稀疏的钟声在傍晚相互回应,也在低语着心中的忧愁吗?

注释

懒:形容人的懒散,不愿意行动。
送客:指送别客人,表达离别的场景。
叶声:指树叶在风雨中的沙沙声。
山色:自然景色,可能指的是窗外的山景。
累:束缚,这里指生活中的负担或牵累。
疏钟:稀疏的钟声,通常象征时间或寂静。
愁:指内心的忧虑或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客即归晚登清心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送别之后的孤独与淡泊之情。

“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事的无奈和惆怅,每当送走亲朋好友,心中总是充满不舍。这里,“侬”字用得甚妙,既指远离,也带有一丝淡漠之情。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细雨绵绵,叶间滴答,山色在暮色中愈发浓郁,楼阁之间更显得空旷而宁静。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这里,“出处”指的是事物的起始与结束,而“俱为累”则是说无论何事,都会带来负担。“升沉”二字,则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波动,仿佛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起伏。最后一句“尽听他”,显示出一种顺其自然、任凭风浪的心态。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这两句写出了傍晚时分,远处传来的钟声与诗人心中所思不谋而合。钟声似乎在回答着诗人的愁绪,同时也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同时,它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是一首意境清幽、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胡端明赴召

紫泥夜下日星晖,赤舄朝看衮绣归。

中国如今相司马,四夷见说问非衣。

金鱼玉带明霜鬓,斗极台符拱太微。

卫武年龄子仪考,一身双美古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其二)

座主门生四十年,江湖契阔几风烟。

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相看鹤发前。

误喜论诗追旧事,不知呼酒是离筵。

老怀只作还山梦,输与先生早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其一)

汉庭近日少宗盟,博选宗英副匠卿。

高帝子孙谁宿德,翰林风月得先生。

又持一节湖南去,政是三湘雁北征。

但使远民蒙福了,早归词禁赋新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

监河曾赋鹿鸣篇,又奉潘舆上贡川。

五子循环迎一母,十分酌玉祝千年。

郁孤马祖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兰膳馀闲翻故纸,曲江早趁燕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