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诗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

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

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

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净土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超凡脱俗的净土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佛门的梵音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彼无恶道绝闻名”,开篇即点明主题,暗示此处远离了世俗的烦恼与罪恶,是一片纯净之地。接着,“群籁都为念佛声”一句,以自然界的声音象征佛门的教诲,形象地表达了净土中的一切皆与佛法相和谐,充满了神圣与宁静的气息。

“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水流与微风赋予了生命,它们仿佛在调弦弹奏,演奏着美妙的音乐。这种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净土的和谐与美好。

“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描绘了一幅高雅脱俗的画面,鹤是长寿与纯洁的象征,而翡翠帘、琉璃地则增添了空间的华美与神秘感,体现了净土中的高洁与超凡。

最后,“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两句,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不再受世俗杂念所扰,自然界的乐音仿佛也成为了迎接心灵归宿的天籁之音。整首诗通过对净土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其中获得的宁静与解脱的美好体验。

收录诗词(11)

觉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鱼

鱼在水中生,人在水中死。

贪饵鱼上钩,失脚人下水。

人死鱼腹肥,鱼死人口美。

吁嗟鱼与人,恶乎不知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过蒯亚卿墓

司空高冢几春秋,麋鹿今来垄上游。

黄土自埋修月斧,沧江谁补济川舟。

松风入夜哀偏切,露草侵晨泪尚流。

莫道荒碑终泯灭,遗功应有史官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兴济伯杨公墓

草青苔碧野花红,旷世人才葬此中。

秋雨败渠鸣浊水,夕阳高木战悲风。

禽如拥护巢还密,鼠若浸凌穴渐空。

借问子孙今几叶,昔年勋伐有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居用韵答凤川朱先生

秋冷啼蛩入讲床,夜深饥鼠搅眠床。

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

半壁绿苔乘宿雨,满阶红叶醉新霜。

幽居渐喜三冬近,竹几蒲团雪夜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