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咏(其三)

靖难相传是佛缘,浮屠九级答诸天。

琉璃力尽金银帑,黎庶身涂十八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历史沧桑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句“靖难相传是佛缘”,点明了金陵与佛教之间的渊源,暗示着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与佛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仿佛佛缘般深远。接着,“浮屠九级答诸天”一句,以“浮屠”即佛塔象征着佛教在金陵的影响力,九级则寓意着高远与神圣,回应着天界,展现出佛教文化在金陵的崇高地位。

“琉璃力尽金银帑”这一句,通过“琉璃”、“金银帑”等贵重材料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建造佛塔时所耗费的巨大财力,同时也暗含了佛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能动员如此庞大的资源。而“力尽”二字,则表达了这种努力与投入的极限状态,强调了佛教文化在金陵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最后一句“黎庶身涂十八年”,将视角转向了普通民众,指出他们为了佛教事业的建设,付出了长达十八年的辛劳与牺牲。这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之深,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与奉献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佛教文化在金陵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对社会、民众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金陵咏(其四)

闽粤犹传汤大夫,残山振海定皇舆。

当年肘后悬金印,今日人间卖玉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金陵咏(其五)

鄱阳战罢录功臣,赳赳中山第一人。

不识汉家同用武,云台颠倒序元勋。

形式: 七言绝句

金陵咏(其六)

祀典春秋享帝王,汉高俎豆有辉光。

皇王帝伯原功德,战伐何如揖让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何岭见杜鹃花

青龙白虎事非幻,石室丹厓路不赊。

一枕却成尘土梦,碧山开尽杜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