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书三首(其二)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

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诗写成后已是游子般的口吻,笔下流淌的还是鲁直的风格。
难道是因为神仙还未达到圣贤的境界,才会不随世俗时事而疏离人间吗?

注释

诗成:创作完成。
已:已经。
作:成为。
客儿语:游子般的话语。
笔下:笔下的文字。
还:仍然。
为:是。
鲁直:指黄庭坚,字鲁直,宋代著名诗人。
岂是:难道是。
神仙:超脱尘世的人。
未:没有。
贤圣:圣贤。
不随:不跟随。
随时事:顺应世俗时事。
向人疏:对人事疏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徐仙书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徐仙(即徐积,字师道,与作者同名)自比,表达了他虽然客居他乡,但仍保持着书法风格和个人立场。"诗成已作客儿语",暗示诗人在异乡创作,融入了异地的文化特色,但不失自我本色。"笔下还为鲁直书",鲁直是黄庭坚的字,这里可能暗指徐仙的书法风格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但依然保持独特个性。

"岂是神仙未贤圣",诗人认为自己并非超脱尘世的神仙,而是有贤圣之志,关注现实,不愿随波逐流。"不随时事向人疏",表明他对时事的态度,即使在客居他乡,也未曾因世俗的变迁而疏离人间,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参与。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陈师道在异乡生活中的艺术坚守和个人操守,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品格。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徐仙书三首(其一)

蓬壶仙子补天手,笔妙诗清万世功。

肯学黄家元祐脚,信知人厄匪天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斋居

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

一枕西窗深闭閤,卧听丛竹雨来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眠云斋

已是登临晚,长须爱惜春。

终当捐世事,来作卧云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秦少章见过

淮南小山秦氏子,旧雨不来今雨来。

风席起尘晨突冷,坐看鸟迹破苍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