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天津

霜清沙岸晚烟屯,析木津边气吐吞。

星斗夜高天北户,蛟鼍秋压海东门。

地通贡赋帆樯集,家擅鱼盐井灶喧。

七十二沽称沃衍,由来左辅壮畿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冯培的《晚次天津》描绘了一幅夜晚津沽河口的宁静而繁华景象。首句“霜清沙岸晚烟屯”,通过“霜清”和“晚烟”展现了秋夜的清凉与傍晚时分岸边炊烟袅袅的场景。次句“析木津边气吐吞”,“析木津”是古代对天津地区的称呼,此处以“气吐吞”形容水汽蒸腾,生动描绘了津河的活力。

第三句“星斗夜高天北户”,将读者带入星空璀璨的夜晚,暗示着地理位置在北方。第四句“蛟鼍秋压海东门”,蛟鼍象征水族,秋压海东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潮涌动的壮阔,进一步强化了天津临海的地理特征。

第五句“地通贡赋帆樯集”,说明天津作为交通要冲,商船云集,贡赋输送繁忙。最后一句“七十二沽称沃衍,由来左辅壮畿藩”,“七十二沽”泛指众多渡口,形容此地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京城的重要屏障和经济支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展现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富庶繁荣。

收录诗词(3)

冯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曾宾谷农部西溪渔隐图(其一)

胜境西泠外,蒹葭深复深。

叩舷堕山翠,七十二峰阴。

未乞樵风便,能谐渔父心。

盱江江上客,翻入城人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曾宾谷农部西溪渔隐图(其二)

红叶在秋袂,白鸥知水扉。

以君写招隐,令我梦思归。

泛宅惟茶具,持竿有钓矶。

香溪结庐好,同此揖清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仓颉造字台

万古不长夜,斯文焕初启。

羲皇画卦爻,厥佐得仓史。

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

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功在尧文先,宣尼称后死。

遗台如果在,庙食无千祀。

胡令西来僧,筑室踞其趾。

或云梵祛偻,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渊源无异揆。

斯言讵合经,儒者未敢是。

小学今废绝,俗书方填委。

不知有籀斯,安论蝌蚪起。

翻惭异域人,各守开辟轨。

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又疑初造时,鬼哭何不知。

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形式: 古风

乘驿谣

昨岁使于越,今岁使汉阳。

东南两驿堠,飞辔相追翔。

肥驿富盘餐,瘠驿窘刍豆。

肥瘠虽不同,情状归一辏。

轩车自北来,侦骑却先回。

头衔甚赫奕,牙爪何毰毸。

索增夫与马,应声连者者。

供顿少或迟,箠楚辄交下。

悬吏自门东,罄折进红封。

区区为寿意,愿得资先容。

前驱闻此言,始觉有颜色。

下逮圉与庖,琐屑各有得。

银翅海鲨镵,丝窝岛燕衔。

数缗罗一品,犀筋不三拈。

贿成乃得馈,车骑齐呼备。

看踏锦茵升,私幸无咎恚。

亦有贤士夫,守分不敢逾。

从人祇四五,俭薄如寒儒。

心此言下客,草草具杯炙。

授舍不扫除,给马惟骨骼。

漏鼓下三挝,行人拂鞞靫。

频呼祗候隶,相与醉倡家。

邮亭一老戍,漫应还徐步。

问求缊火薪,答言无买处。

使客意如何,于吾则已多。

无言催就道,王事敢蹉跎。

彼也宾岂知,此也主谁白。

作歌陈两端,敬听愿凡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