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

桂静似逢青眼客,松闲如见绿毛翁。

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病中时光的境况。"病来无事草堂空",表达了病中闲适、无忧无虑的心情,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昼水休闻十二筒"则是说白日里不再听到那十二个水桶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平时可能显得喧哗,但在诗人的耳中此刻却成了一种美好的记忆。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桂花和松树的静谧与闲适形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桂静似逢青眼客"中的“青眼客”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人,他们眼珠呈青色,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脱俗的人物。在这里,桂花的静谧如同遇见了那样的仙客。"松闲如见绿毛翁"中的“绿毛翁”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长生之物,它有着青绿色的毛发,这里用以形容松树的悠闲与超脱。

"潮期暗动庭泉碧"一句,描写了泉水在特定的时刻(潮期)悄然流动,呈现出一种清澈碧绿的色彩。这种生动的景象既是自然之美,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梅信微侵地障红"一句,则描绘了梅花的香气轻轻地渗透到土地上,甚至影响到了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屏障,使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隐含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修养与品格能够像梅花一般,不经意间就能影响和改变周遭环境。

最后两句"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旧沉迷于阅读之中的惬意心情。即便是被人嘲笑为过于随性,他也乐此不疲,觉得这份生活自有其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在病中仍旧保持着一颗淡定平和的心。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其一)

一方萧洒地,之子独深居。

绕屋亲栽竹,堆床手写书。

高风翔砌鸟,暴雨失池鱼。

暗识归山计,村边买鹿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其二)

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

压酒移溪石,煎茶拾野巢。

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支遁今无骨,谁为世外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其三)

茧稀初上簇,醅尽未乾床。

尽日留蚕母,移时祭曲王。

趁泉浇竹急,候雨种莲忙。

更葺园中景,应为顾辟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其四)

静僻无人到,幽深每自知。

鹤来添口数,琴到益家资。

坏堑生鱼沫,颓檐落燕儿。

空将绿蕉叶,来往寄闲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