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吴谚新传腊尽雷。似闻羯鼓绕花回。

春槃明日荐缃梅。

南雪乍占檐鹊喜,北云争共渚云飞。

经年好计不成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纱》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

首句“吴谚新传腊尽雷”,开篇即以“腊尽雷”这一现象,巧妙地暗示了季节更替,冬日的沉寂被春雷打破,预示着新春的到来。这里的“吴谚”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民间习俗或传说,增添了一层地域文化的色彩。

“似闻羯鼓绕花回”,继而以“羯鼓”这一古代乐器,形象地描绘出春雷之后,万物复苏的景象。羯鼓的声音环绕在花间,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春槃明日荐缃梅”,转而描写即将到来的春天,盘中盛放的缃梅,预示着春天的花朵即将绽放。这里使用了“春槃”这一意象,既体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憧憬。

“南雪乍占檐鹊喜,北云争共渚云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南方的雪花突然停歇,屋檐下的喜鹊欢快地鸣叫,象征着吉祥与好运;北方的云朵则在水边竞相飞翔,展现了春天的广阔与自由。这两句通过对比南北方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多样性和生机勃勃。

“经年好计不成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回归的渴望。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期盼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未能如愿归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回归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新春赠别

旧游连袂。占了东风泪。好事一年须计费。

酒半月初花未。去年春在谁家。断魂还是天涯。

休倚北楼高处,夜窗暗雨啼鸦。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甘州.园夜看雪

正玉梅荐酒,荡空香、飞水夜明楼。

爱吹镫暝坐,残熏冷幕,清啸谁酬。

梦里西园人去,斜月五湖舟。

满目飘零恨,不到沙鸥。

省是东风好计,做落花吹尽,还替花愁。

看林塘散影,春似镜中游。

记听歌,谢桥重倚,带荒寒高树乱鸦投。

苍云暗,故山归眼,天地悠悠。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绛都春.夔笙新纳吴姬用梦窗为李筼房量珠贺韵赋此

春衫旧线。怅麝缕罢熏,西湖香远。

人似苧罗,新占东风吴王苑。移花空惹流莺怨。

恁歌外,娇尘缭乱。小屏轻帐,安排好近,玉梅庭院。

长见。丝阑凤纸,背妆镜,暗写南花柔茜。

桃叶渡江,争共多情桃根换。窥帘重记仙郎面。

正低户、三星夜转。几回鹦语,教成绿窗睡暖。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思远人.和小山词自题西崦浮家图

柳桥阴阴寒食近,江上未归客。

閒花飞尽,东风轻信,年事怎销得。

画中烟岫空青滴。洒澹醉时墨。

便著个五湖,采芝仙侣,一家好春色。

形式: 词牌: 思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