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通善友求颂

明白家风月洗霜,道人寒夜坐绳床。

安身谁效兔三窟,返照自如龟六藏。

疑若蛇弓蟠酒盏,妙同蜂蜜得华房。

默游宛转臻元极,虚廓无涯步大方。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家中清风明月洗净霜雪,道人在寒冷夜晚坐在绳编的床榻。
何处寻求安稳如兔有三个洞穴,返照的光芒如同龟壳中的六片纹理。
疑惑中仿佛蛇弓盘绕在酒杯上,奇妙之处犹如蜂蜜进入华丽的巢房。
默默游历,曲折前行,最终达到至高境界,空旷无边,步履从容大方。

注释

家风月:家中的清风明月。
洗霜:洗净霜雪。
道人:修道之人。
绳床:用绳编织的简陋床铺。
安身:寻求安稳。
兔三窟:比喻多处藏身之处。
返照:夕阳或月光的反射。
龟六藏:龟壳上的纹理,象征岁月痕迹。
蛇弓蟠酒盏:蛇形弯曲的弓状物盘绕在酒杯上。
蜂蜜得华房:蜂蜜进入精致的巢穴。
华房:华丽的巢穴,比喻美好的居所。
默游:默默无声地游历。
元极:最高境界。
虚廓:空旷无边。
步大方:步履从容不迫。

鉴赏

这首宋朝释正觉的《行通善友求颂》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邃的夜晚景象。"明白家风月洗霜",以明亮的月光和霜洁的环境烘托出家庭或修行场所的清净,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澄明。"道人寒夜坐绳床",道人深夜静坐于简陋的绳床上,体现了其修行者的坚韧与淡泊。

"安身谁效兔三窟",运用典故,表示诗人追求安全稳固的生活,如同狡兔多窟,寓意智慧与谨慎。"返照自如龟六藏",借龟的长寿与内敛,比喻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深藏不露。"疑若蛇弓蟠酒盏",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蛇般弯弯曲曲洒在酒杯上,增添了神秘感。

"妙同蜂蜜得华房",将甜蜜的蜂蜜与美好的居所相提并论,象征着生活的甘美与内心的满足。"默游宛转臻元极",通过无声的内在探索,诗人逐渐接近至高无上的境界。最后两句"虚廓无涯步大方",表达了诗人广阔的心胸和超然的大方气度,寓含了对修行道路的深远理解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知殿化殿堂灯油求颂

广堂清白照蒲团,相续真灯未许残。

寂默无声闲口醭,光明不掉寸心寒。

莲开似对秋波浅,梦觉浑疑晓漏乾。

十法界身流影事,自他交彻镜中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访杨才叔不遇留偈斋舍

呼筇起寂下云居,寒麓回春寻友于。

烟染草芒三径暗,雪晞麦脚一锄濡。

欲求真语涤尘想,那畏峭风生粟肤。

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访黄给事承往宝陀礼普门大士留偈

泛舟谁畏海门津,丈室来寻彼上人。

麈语欲求青眼旧,友心未爽白头新。

黄家羊卧藩篱晚,梅氏仙游岛屿春。

糊饼馒头看手段,观音妙智在尘尘。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过虎头岩

空岩俨若虎头苍,云腻岩前草木光。

竹吐锦萌春雨饱,松含黄粉野吹香。

石床蟠足散征倦,道境洗心聊坐忘。

投饭上方兰若去,未能痴学顾长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