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曾徯为哀悼友人冯君翼之葬故友魏君云泉而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痛之情。
首联“顷闻冯义士,葬友禁城西。”开篇点明了事件的主角和地点,冯义士在京城西边安葬了好友魏君云泉。这里以“顷闻”二字,暗示消息来的突然,也表达了诗人对冯义士行为的敬佩。
颔联“碧血秋燐活,青山杜宇啼。”通过“碧血”、“秋燐”、“青山”、“杜宇”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而又壮美的画面。碧血象征着生命的流逝,秋燐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青山与杜宇的啼鸣,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这四字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了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生命之火却如同碧血般永存,青山与杜宇的啼鸣则是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
颈联“十年孤寄子,九死故人妻。”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遭遇的同情与哀悼。十年孤寄子,意味着逝者在世时可能经历了孤独与艰辛;九死故人妻,则暗示了逝者妻子的坚韧与忠诚,她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始终守候在逝者身边。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逝者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与坚持。
尾联“月夜南飞鹊,无枝何处栖。”以月夜南飞的鹊鸟无法找到栖息之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与哀痛。在月光下,南飞的鹊鸟四处寻找可以栖息的树枝,却找不到一个安全的归宿。这不仅象征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