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万里桥有作

牵组次炎方,采蘅历锦泽。

迢迢万里桥,悠悠三河客。

雪岭下春湍,月峡忆归席。

怅此孤根蓬,安得双飞翼。

洲融鸟含景,露蕤木弄色。

群动与时遂,吾生坐拘迫。

张掾感莼味,陶令悲形役。

岂不景先达,情恋昧多益。

吹万天运涂,得一圣灵宅。

亹亹道有会,洒洒性自适。

绮季灭尘响,于焉南山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万里桥边,面对远方与近景的复杂情感。首句“牵组次炎方,采蘅历锦泽”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诗人行走在炎炎夏日,经过繁花似锦之地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既热烈又绚烂的自然风光。

“迢迢万里桥,悠悠三河客”则通过万里桥和三河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悠长感受。接着,“雪岭下春湍,月峡忆归席”描绘了雪岭下的春水湍流和月峡中对归家宴席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乡之情。

“怅此孤根蓬,安得双飞翼”一句,诗人以孤蓬自喻,表达了自己如同漂泊无依的蓬草,渴望拥有双翼飞翔的强烈愿望,隐含着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

后半部分“洲融鸟含景,露蕤木弄色”描绘了洲上的景色,鸟儿在空中翱翔,树木在晨露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而“群动与时遂,吾生坐拘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随季节变化而生长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束缚的无奈。

“张掾感莼味,陶令悲形役”引用了张掾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现实处境的反思。接下来的“岂不景先达,情恋昧多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成功人士的羡慕,同时对自身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遗憾。

最后,“吹万天运涂,得一圣灵宅”暗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认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亹亹道有会,洒洒性自适”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顺应自然之道的追求。“绮季灭尘响,于焉南山侧”以绮季(即汉初隐士)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怀王庸之

垂杨绿堪染,黄鸟鸣不歇。

春来念朋旧,游衍兴超忽。

腊时酒已清,河渚茵初发。

欣来即命筹,乐至岂待节。

张筵金沙堰,鸣葭朱林樾。

攀花赠长谣,临觞促馀阕。

离群戚不浅,感物衷屡结。

劳生销华簪,徇禄涉穷发。

自乖沈冥理,已絷浊水辙。

旧书恒自简,远梦竟难达。

洒泪夷梁道,浮云望中没。

形式: 古风

天门山

天门峭双阙,崒峍迥相对。

洞劈华阳口,石裂方壶背。

寒云莽空阔,秋潮浩奔逝。

我行属风波,狂起飞龙濑。

三山渺何许,孤舟日摇裔。

空怀招隐篇,不逢采真会。

傲吏恒乖俗,逸韵故轻势。

郁郁佳山水,平生有深契。

骑箕列星遥,从龙帝阍翳。

方将拟抱关,何由期归枻。

形式: 古风

发泗安暮泊湖州

山行苦登陟,水涉意自洽。

南峦一雨泻,北湖千涨纳。

岑岑帆初扬,浏浏风愈飒。

莲歌夹浦闻,渔唱隔烟答。

摇裔顺流潮,隐见依城阁。

云霞暮生变,凫鹜晚成匝。

蕴灵兹土胜,探幽予心合。

延伫湖上濑,罙然忆苕霅。

形式: 古风

过睢州

古城临平洲,落日清江转。

夏木巳阴森,遥峦日葱茜。

引领千仞冈,群秀纷可辨。

回薄万古心,超旷九州览。

节候变歊郁,途次弥偃蹇。

梁野行遽及,秦关望犹缅。

灵源一流眺,旅思忽以展。

却忆玉台游,拟弄缑山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