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京口

纡河络江脊,浅口合涨沙。

群舟夕趋泊,人水声交哗。

凭舷致遐眄,清景良足誇。

海风动残照,云势因之斜。

明媚出遥岫,翠薄晚有华。

空青忽南荡,回帆争去鸦。

极目限荆楚,水尽天为涯。

孤吟浩谁答,黄鹤亦已遐。

东飙待明发,迅逐灵源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泊舟时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泊舟于长江边的壮丽景色。

首句“纡河络江脊”,描绘了河流与江面交织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大地的脉络。接着“浅口合涨沙”则展示了江面的广阔与深邃,浅滩与涨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群舟夕趋泊,人水声交哗”描绘了傍晚时分,众多船只聚集在岸边停泊的情景,水面上的人声与船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凭舷致遐眄,清景良足誇”表达了诗人站在船舷上远眺,欣赏着眼前清新的景色,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海风动残照,云势因之斜”描绘了海风吹拂,夕阳西下,云彩被风吹得倾斜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明媚出遥岫,翠薄晚有华”则通过“明媚”、“遥岫”、“翠薄”、“晚有华”等词语,描绘了远处山峦在夕阳余晖中的美丽景象,以及晚霞的绚丽。

“空青忽南荡,回帆争去鸦”描绘了天空中一片深蓝,突然间,一群归巢的乌鸦飞过,与回航的船只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极目限荆楚,水尽天为涯”则表达了诗人站在船上,极目远望,直到视线尽头,只见水天一色,无边无际,表现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孤吟浩谁答,黄鹤亦已遐”表达了诗人独自吟唱,无人应和的孤独感,同时也借用了黄鹤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东飙待明发,迅逐灵源槎”则是诗人期待着第二天的晨风,希望它能迅速地引领船只前行,寓意着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个人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岷峨

岷峨屼苍苍,神丁断天户。

灵坎泄大潴,一泻走齐鲁。

云阳懈束缚,支流溢淮浒。

澒洞欲西纳,破碎复东吐。

势盛作回折,百折无一阻。

齐山列岸防,苔色黯灰土。

鼋鼍试戈甲,白昼弄昏雨。

扬帆过其下,心神挟飞舞。

荻洲灭龙子,霸恨倏千古。

零落烟海鸦,盘空避潮弩。

形式: 古风

舟过焦山下

绝堑天开午日冥,西风无恙下吴舲。

缠山万柳交髡绿,夺隘空江拓大青。

南楚关河霜雁指,上方钟梵水龙听。

底须檄借茅仙鹤,梦撷朱华看浴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镇江口

时清安用武,戍垒尚连城。

野烧接关远,江流到此平。

笛边瓜步晚,天末蒜山晴。

西望思吞蜀,将军昔驻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杜宇青山苦竹门,凄凉别馆梦王孙。

年年隔水春奁月,照见桃花有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