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京口泊舟时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泊舟于长江边的壮丽景色。
首句“纡河络江脊”,描绘了河流与江面交织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大地的脉络。接着“浅口合涨沙”则展示了江面的广阔与深邃,浅滩与涨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群舟夕趋泊,人水声交哗”描绘了傍晚时分,众多船只聚集在岸边停泊的情景,水面上的人声与船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凭舷致遐眄,清景良足誇”表达了诗人站在船舷上远眺,欣赏着眼前清新的景色,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海风动残照,云势因之斜”描绘了海风吹拂,夕阳西下,云彩被风吹得倾斜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明媚出遥岫,翠薄晚有华”则通过“明媚”、“遥岫”、“翠薄”、“晚有华”等词语,描绘了远处山峦在夕阳余晖中的美丽景象,以及晚霞的绚丽。
“空青忽南荡,回帆争去鸦”描绘了天空中一片深蓝,突然间,一群归巢的乌鸦飞过,与回航的船只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极目限荆楚,水尽天为涯”则表达了诗人站在船上,极目远望,直到视线尽头,只见水天一色,无边无际,表现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孤吟浩谁答,黄鹤亦已遐”表达了诗人独自吟唱,无人应和的孤独感,同时也借用了黄鹤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东飙待明发,迅逐灵源槎”则是诗人期待着第二天的晨风,希望它能迅速地引领船只前行,寓意着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个人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