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尘漠漠草荒荒,兵过村空菊自黄。
死尽亲知身偶在,干戈丛里见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荒凉的景象。"战尘漠漠草荒荒",以“战尘”开篇,直接展现了战乱后的萧瑟气氛,草地因无人照料而变得荒芜。
"兵过村空菊自黄",这里写的是兵乱经过后,村庄已空寂,只有野菊依旧开放呈黄色,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淡漠与人间的悲凉对比。
"死尽亲知身偶在",诗人通过“死尽亲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死亡,而“我身”二字则突显了幸存者的孤独与无奈。
"干戈丛里见重阳",这里的“干戈”指的是兵器,丛里意味着被废弃的状态。“见重阳”则可能是指秋天气候干燥,太阳直接照射,使得时间似乎变得更加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鲜明的画面描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生灵的悲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衣冠南渡紫微郎,流落天涯事可伤。
不是诗人终不会,乱山深处过重阳。
此身生死国兴亡,摇落年年本是常。
无奈潘郎解悽怨,满城风雨近重阳。
心炎何处不南荒,瘴海烟深有玉堂。
随地著身无得丧,菊花开日即重阳。
射蛇戏马老刘郎,不为乾坤减战场。
三径寒华空怅望,閒居无酒对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