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十首(其二)

我本自在仙,一念落人间。

人羊既更易,识性亦推迁。

舍身复受身,来去如轮旋。

白骨何峨峨,高于毗富山。

已忍多生恸,乐土何由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的《咏怀诗十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轮回观念的深刻思考。首句"我本自在仙",诗人自称原本是超脱尘世的仙人,但因一念之差落入人间。"人羊既更易",暗示了人生的变换无常,人与物之间的身份转换,如同人变为羊,寓意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识性亦推迁",进一步强调了随着境遇变化,人的认知和性格也会随之改变。"舍身复受身,来去如轮旋",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死轮回的过程,就像车轮旋转,不断重复。

"白骨何峨峨,高于毗富山",以白骨高耸的形象,象征着死亡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即使死后,肉体的遗迹也比不上永恒的自然之山。"已忍多生恸,乐土何由还",诗人感叹在世间忍受了诸多痛苦,却不知如何才能重返那理想的乐土,即涅槃解脱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死轮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和解脱追求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44)

释敬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诗十首(其三)

疾风扬波涛,起灭无端倪。

波波相续流,宁复住斯须。

嗟余久沉沦,泊然无止依。

真源失湛寂,谁能鉴渊微。

形式: 古风

咏怀诗十首(其四)

步出城西门,高坟何累累。

年深坟土裂,白骨委蒿莱。

坟傍哭者谁,云是白骨儿。

生既为死泣,死亦待生悲。

哀哉亿千劫,无有泪绝时。

形式: 古风

咏怀诗十首(其五)

弱龄逢丧乱,田园逐萧条。

坐为衣食故,豪门屈见招。

顾无五斗禄,宁折壮士腰。

拂衣谢城阙,高步淩风霄。

金仙虽云远,灵鹫尚岧峣。

超然方外游,永用泯尘劳。

形式: 古风

咏怀诗十首(其六)

去岁展先茔,路栖桑树边。

村老向我言,此桑齐汝年。

汝父昔在时,耕此桑下田。

人牛今无迹,兹意复谁怜。

感此不能语,涕下如流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