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联

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深邃哲理与高雅意象交织,展现了一位学者兼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上联“读书经世即真儒”强调了实践与知识结合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者不仅在于书本上的学问,更在于能否将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此处“经世”二字,既指治国平天下的大业,也暗含了对个人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下联“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则表达了对佛教追求超脱世俗、成仙得道的哲学观点的反思。联中指出这些追求往往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相反,联人更欣赏自然之美,如“五湖明月”与“万树梅花”,认为这些自然景观更能体现生活的真谛和美的本质。通过对比,联人似乎在强调,真正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应脱离现实生活,而应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日常的美好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整体而言,此联体现了毕沅对于人生价值的独到思考,既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又融入了个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理解,展现出一种超越功利、追求内在和谐与美的哲学态度。

收录诗词(23)

毕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 字:纕蘅
  • 籍贯:自号灵岩山
  • 生卒年:1730~1797

相关古诗词

灵岩山馆头门联

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

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荀扬经术、班马文章,儒林学海尊山斗;

日毂亲扶、星枢独运,盛德元勋载鼎彝。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吴楚判河山,忆扁舟来谒江干,春满程门,深幸重瞻霁月;

后先膺节钺,愿三省长依宇下,秋高钟阜,何期又陨台星。

形式: 对联

北京安徽会馆联

同是宦游人,结宅近依琼岛树;

应知故乡事,把杯遥话敬亭山。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