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其三)

铜龙嘶寒漏声涩,夜半氍毹霜气入。

冻蜡凝膏不作花,地炉火煖麒麟泣。

酸风射入如箭急,燕律吹春竟何及。

平明起视三足乌,红盆刷羽冰花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夜晚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凄冷。

首句“铜龙嘶寒漏声涩”,以铜龙象征时间的流逝,寒漏声涩则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时间的缓慢。接下来,“夜半氍毹霜气入”一句,通过“氍毹”(一种地毯)引入了霜气的侵入,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寒冷氛围。

“冻蜡凝膏不作花,地炉火煖麒麟泣”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蜡烛的凝固比作不绽放的花朵,地炉的温暖却仿佛让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感到不适,形象地表现了温暖与寒冷之间的对比。

“酸风射入如箭急,燕律吹春竟何及”则通过“酸风”和“燕律”的对比,强调了冬夜的寒冷与春天的遥远,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平明起视三足乌,红盆刷羽冰花湿”描绘了清晨景象,太阳初升,三足乌(神话中的一种鸟)在天空飞翔,红盆(可能指日出时的景象)上的羽毛被冰花覆盖,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寒冷的持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寒冷夜晚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冬夜的寂静与寒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温暖的向往和对美好春天的期待。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夜曲怀二子

城头乌啼寒夜长,北斗挂树天苍苍。

展转不寐意徬徨,我思二子如凤凰。

大儿读书不下堂,小儿写字能成行。

我欲挟子翱且翔,手挥鸣弦发清商。

侧身西望千仞冈,令人怀思不能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采莲曲二首(其一)

湖中女儿眉黛秋,采莲日日唱吴讴。

何如生长玉井水,同擢仙人一叶舟。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曲二首(其二)

昨日采莲花,今日采莲子。

贱妾比红衣,宁教抱香死。

溪上采芙蓉,兰舟荡晚风。

叶如郎意薄,花似妾颜红。

采花莫临水,水深清见底。

水有见底时,郎心隔千里。

一去不思家,秋风吹若耶。

只愁霜露重,妾貌不如花。

形式: 乐府曲辞

折荷曲

折荷莫折茎,中有千万丝。

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