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改元元日登行春阁

夜尽铜壶漏,朝生玉律春。

日称元最重,年与号俱新。

郡阁晴光早,山城喜气均。

椒觞初献寿,仙木已书神。

鹰隼飞还止,龙蛇蛰欲伸。

溪冰仍泛泛,园柳自欣欣。

物意幡然作,人情岂不伦。

区区添甲子,敛拙任洪钧。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元丰年间新年到来时的景象和氛围。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过渡,以及新年的庆祝活动。诗中“夜尽铜壶漏,朝生玉律春”两句,巧妙地将时间的更替与自然界的新生联系起来,铜壶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玉律春”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新的开始。

接着,“日称元最重,年与号俱新”表达了对新年的重视和庆祝之情,新年不仅是时间的循环,更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郡阁晴光早,山城喜气均”描绘了新年阳光普照,喜庆气氛弥漫整个城市的情景,无论是繁华的郡阁还是偏远的山城,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椒觞初献寿,仙木已书神”则展示了新年祭祀和祈福的仪式,人们通过敬献椒酒来表达对长者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同时,仙木上的题字则寄托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祷。接下来的“鹰隼飞还止,龙蛇蛰欲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鹰隼在天空翱翔后又归于平静,龙蛇在冬眠之后即将苏醒,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活力复苏。

“溪冰仍泛泛,园柳自欣欣”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观,溪流中的冰块逐渐融化,园中的柳树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物意幡然作,人情岂不伦”表达了万物复苏、人情温暖的主题,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还是人类的情感,都在新年之际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区区添甲子,敛拙任洪钧”则以哲学的视角,表达了岁月流转、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每过一年,人们都会增添一份智慧和经验,而这一切都应顺其自然,遵循宇宙的法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宋朝新年庆祝的热闹场景,还蕴含了对自然、生命、时间、社会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岁节见招城上閒步

山头宿霭微微见,木末春风细细生。

动植逢时俱有意,乾坤造物本无情。

拘挛未易逃绳检,休暇何妨解组缨。

所幸得吟潇洒句,又随旌旆上牙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天庆观醮宿

璧月团团彻晓明,琳宫深邃寂无声。

传闻此夜曾斋宿,读著新诗骨也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因观罩鱼斫鲙(其一)

一丈深溪一丈鱼,不论高价只愁无。

携来缕作霜盘鲙,美玉纷纷得所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因观罩鱼斫鲙(其二)

昔咏洗刀鱼眼红,少陵才思摩秋空。

今朝大嚼有馀兴,佳句复出文章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