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没马黄尘倦入城,杖藜聊复畅幽情。
却嫌村近山林远,一望三茅与四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漫步于黄尘弥漫的道路上,疲惫地踏入城市,随后手持藜杖,试图在喧嚣中寻得一丝宁静与内心的愉悦。诗人似乎对所处环境的繁华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但又因现实的束缚而难以如愿。他眺望远方,眼中所见是三茅与四平两处山林,这既是对他内心向往的寄托,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表达。
诗中的“却嫌村近山林远”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心理。通过“一望三茅与四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山林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成功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美感。
不详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松声度暖风,花气薰迟日。
乘兴问三三,何劳邀七七。
疏疏杨柳拂平沙,白鹭缡褷立水涯。
徙倚阑干吟未稳,澹云笼月落谁家。
天涯沦落偶相逢,路转灵溪事又空。
从此万山并万水,暮云飞处望江东。
羯鼓催花事已奇,一枝媚玉卧犹吹。
何如端拱岩廊上,九奏箫韶付一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