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其一)

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舟中(其一)》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首句“暮霭千家望欲平”,通过傍晚时分的轻雾弥漫,展现出村庄在薄暮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能看到万家灯火即将点亮的温馨画面。

第二句“风光著处有诗情”进一步强调了景色中的艺术感染力,暗示诗人眼中处处皆是可供吟咏的优美景致。接下来,“秋灯小榻留孤艇”描绘了舟中夜宿的情境,一盏秋灯照亮了简陋的小床,孤舟独泊,更显诗人旅途的寂寥。

“疏雨寒城打二更”则描绘了细雨敲击着寒冷的城市,时间已至深夜,二更声响起,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情绪。诗人通过“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两句,表达了对两岸分界石的遥望以及对未知旅程的询问,流露出对归途或目的地的期待和迷茫。

最后两句“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诗人以自我身份揭示,他也是个远行的旅人,面对舟行中映照出的自己两鬓斑白,不禁为岁月流逝而感到一丝羞愧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心境。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直沽(其二)

匆匆光景到香醪,万里天涯两鬓毛。

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

寒城敛雾山俱出,老句横秋气亦豪。

拱北楼高沧海近,夕阳阑槛倚秋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石翁见寄次韵(其二)

万里长风击楫歌,了无此梦挂烟萝。

溪山到脚长嫌少,车马临门不爱多。

瓢挂树稍风淅历,鹤巢松盖梦蹉跎。

一声引起渔家傲,两两三三唱隔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东山草堂扁(其一)

封题云卧东山扁,歌咏司空表圣诗。

天阙星辰遗旧履,橘洲岁月有残棋。

石横流潦潜虬角,梅迸垂萝屈铁枝。

自笑野人閒袖手,云烟浓淡忽交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书东山草堂扁(其二)

黄落空山满地知,江湖残线一襟诗。

是天荣瘁元无意,犯手输赢不会棋。

沙苑草非骐骥秣,潇湘竹是凤凰枝。

紫虚有约千回醉,笑指僧趺亦坐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