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经略

经略用,辽沈完。经略罢,辽沈残。

再起田间赐剑印,经持日战玄黄分。

六万荡平竟何有,抚臣主战经主守。

一夜广宁风鹤惊,抚臣先走经亦走。

抚臣庸愚何足齿,奈何经略也惜死?

若使慷慨提孤军,支拄残疆报天子。

纵然马革裹尸还,九尺昂藏一男子。

奈何经略也惜死,不死西曹死西市。

九边传首魂有知,目炯电光血裂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熊经略》由清代诗人邵长蘅创作,通过对熊经略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辽沈战役中的英勇与悲剧。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熊经略的英勇与最终的牺牲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经略用,辽沈完”,点明了熊经略在辽沈战役中的重要角色,成功指挥战役,取得了胜利。接着,“经略罢,辽沈残”则暗示了熊经略被撤职后,辽沈地区局势的恶化,预示了后续悲剧的展开。

“再起田间赐剑印,经持日战玄黄分”描述了熊经略再次被启用,面对复杂战局,他勇往直前,指挥若定,但战争的残酷并未因此而减轻。

“六万荡平竟何有,抚臣主战经主守”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尽管熊经略尽心尽力,但最终仍无法挽回败局,凸显了战争的无常和人性的无奈。

“一夜广宁风鹤惊,抚臣先走经亦走”描绘了广宁之战的紧张局势,抚臣的逃跑与熊经略的跟随,反映了在生死存亡之际,个人的选择与责任。

“抚臣庸愚何足齿,奈何经略也惜死?”表达了对抚臣的讽刺和对熊经略的同情,强调了熊经略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若使慷慨提孤军,支拄残疆报天子。纵然马革裹尸还,九尺昂藏一男子。”设想如果熊经略能独立领军,或许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即使牺牲,也是壮烈的英雄之举。

“奈何经略也惜死,不死西曹死西市。”指出熊经略最终的牺牲地点,从战场转移到了刑场,体现了其命运的悲凉。

“九边传首魂有知,目炯电光血裂眦。”表达了对熊经略英魂的哀悼,即使身首异处,其英勇与忠诚仍令人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熊经略这一历史人物的英勇与悲剧,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收录诗词(31)

邵长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周将军

欃枪狂驱万猰貐,横嚼九州无完土。

丘成血骨?成池,所过坚城孰抗拒。

宁武一城如弹丸,谁与守者周将军。

将军票鹞健绝伦,生驹搅阵刀截云。

见贼如猥身逾轻,手挈髑髅茜袍腥。

力竭骂贼血啮龈,旗竿矢集怒益震。

闺中红颜能杀贼,十发十殪无虚镝。

昆山火焰红玉爇,天壤寥寥两全节。

大同宣府真奴侪,两镇降书同日来。

长驱京阙疾于矢,贼谈宁武犹咋指。

列镇尽如周将军,我辈那能飞至此?

形式: 古风

城根妇

彼何者妇,椎髻蒙茸。

朝拾马通,暮拾马通,衣单腹饿,拾不满笼。

路逢故乡女伴,对泣诉苦音语同。

夫婿官二千石,得罪长流口外,生死不得消息通。

身籍王侯门,娇儿略卖安知西与东。

今日跣脚垢面城根妇,当年侍女如花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守城行

明星烂烂高十丈,城楼雉堞屹相向。

吏持府帖呼点丁,十家九家驱上城。

黄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

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

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

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

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

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行弃市。

形式: 古风

解仲长画十八学士图歌

秦王虬髯一尺铁,提槊亲掴中原血。

昼开天策群龙趋,诸公衮衮皆英杰。

当时立本传画图,千载想像犹能识。

我家此障解翁笔,宣和院体工设色。

台榭渲染辉丹青,宫殿玲珑丽金碧。

颇工人物良苦思,旧本摹拓开须眉。

宫袍绯紫杂青绿,腰带挞尾纷悦垂。

仿佛铜龙散讲后,昼迟行乐分曹偶。

房公微笑杜公坐,投壶散帙无不有。

就中一人落笔酣,细看恐是虞世南。

其馀学士貌各异,峨峨列坐彯华襜。

即论画马亦殊绝,奚驹十八森成列。

银鞍金□高缠鍐,三匹翘足五匹啮。

太液淡淡春风波,黄须奚官白罽靴。

牵来十匹池上浴,丹鬃剪刷喷桃花。

可怜人马争辉宠,凭轩坐久神逾竦。

忆昔风尘际会初,君臣契合水与鱼。

功成开府迨清暇,舂容翰墨非荒娱。

只今朝野仍艰虞,时危整顿英雄需。

抚图怀古心郁纡,书生岂有封侯颅。

慷慨击碎玉唾壶,高吟《梁父》浮云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