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孙子实

举眼趋浮末,斯人独好脩。

青春三不惑,黄卷百无忧。

玉出方流润,鸾停翠竹幽。

相思自成韵,不必寄西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抬眼看向世俗繁华,唯他独自喜好修身养性。
青春年华无多疑惑,沉浸在书卷中内心安宁。
美玉在琢磨中更显光泽,凤凰栖息在翠竹间静谧深幽。
思念之情自然成诗,无需寄托远方的信使。

注释

举眼:抬头看。
趋:趋向。
浮末:世俗繁华。
斯人:此人。
独:独自。
好脩:喜好修身。
青春:青春年华。
三不惑:无多疑惑。
黄卷:书卷。
百无忧:内心安宁。
玉出:美玉出世。
方流润:更显光泽。
鸾:凤凰。
停:栖息。
翠竹:翠绿的竹子。
幽:静谧。
相思:思念。
自成韵:自然成诗。
不必:无需。
西邮:远方的信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怀孙子实》,表达了诗人对孙子实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品格的赞赏。首句“举眼趋浮末”描绘了世间纷扰,人们忙于追逐名利,而孙子实则与众不同,喜好修身养性。"斯人独好脩"进一步强调了孙子实的独特品质。

“青春三不惑”暗指孙子实年纪轻轻却已通达事理,没有世俗的困惑。"黄卷百无忧"则赞美他在书卷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无世俗忧虑。"玉出方流润"运用比喻,说孙子实的美德如美玉般温润,"鸾停翠竹幽"则以鸾鸟栖息在翠竹间形容其高洁的品行。

最后两句“相思自成韵,不必寄西邮”表达了诗人对孙子实的思念之情,认为这种情感无需通过书信传达,因为两人心意相通,相思之情自然流淌,富有诗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秦观对孙子实的深厚感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怀李公择学士

一辞行旆楚亭皋,几为登临挂郁陶。

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流传玉刻皆黄绢,早晚金闺报大刀。

宣室方疑鬼神事,顺风行看驶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时宣义挽词

奋发多难里,哀荣后夜中。

妙年推正行,末路见阴功。

风雨双龙合,山川吊鹤空。

悬知青史上,又载一于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与秦少游于恭敏李公闲燕堂联句

黄叶山头初带雪,绿波尊酒暂回春。

已闻璧月琼枝句,更看朝云暮雨人。

老愧红妆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怀新。

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时再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饮酒诗四首(其一)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虚空为消陨,况乃百忧身。

惜哉知此晚,坐令华发新。

圣人难骤得,得且致贤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