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诗(其三)

气入肌以凄凛,风洒林而萧索。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与人的内心感受的交融。

“气入肌以凄凛”,这里的“气”指的是秋季特有的寒气,它穿透肌肤,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寒冷感。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更暗示了情感上的孤寂和悲凉。秋天的寒气仿佛将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也一并带出,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凄冷。

“风洒林而萧索”,风吹过树林,带来了更多的萧瑟感。这里的“洒”字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力度与速度,仿佛是大自然在用它的力量,将林间的叶子轻轻摇落,让它们在空中飘舞,最终归于尘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轮回、万物凋零的隐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哀婉的氛围,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季节变换带来的生命哲思。

收录诗词(16)

湛方生(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晋诗人。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据他的《庐山神仙诗序》提到“太元十一年”一语,可知他当生活于东晋后期,曾任西道县县令、卫军咨议,后辞官归隐。《隋书·经籍志》载《集》共10卷,今佚。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9首,另有一些佚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和赋18篇

  • 籍贯:孝武帝时

相关古诗词

秋夜诗(其四)

星倾晖以流素。

形式: 六言诗 押[遇]韵

游园咏

谅兹境之可怀。究川阜之奇势。水穷清以澈鉴。

山邻天而无际。乘初霁之新景。登北馆以悠瞩。

对荆门之孤阜。傍鱼阳之秀岳。乘夕阳而含咏。

杖轻策以行游。袭秋兰之流芬。幕长猗之森修。

任缓步以升降。历丘墟而四周。智无涯而难恬。

性有方而易适。差一毫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

故羁马思其华林。笼雉想其皋泽。矧流客之归思。

岂可忘于畴昔。

形式: 古风

室有人应有候。要边鸣佩谁佩之。

形式: 押[支]韵

东皋有一骏,名曰千金驹。

络首缠骏尾,养以甘露刍。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