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内史晋袁松,为国作藩屏。
孤忠御强寇,不得全首领。
沪渎春草平,血青土花冷。
水仙葬重渊,天诛付辛景。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剧,内史晋袁松为国家效忠,抵御强敌,却未能保全性命。诗中通过“沪渎春草平,血青土花冷”这样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将袁松的英勇与牺牲表现得淋漓尽致。水仙葬于深海,象征着英雄的归宿,而“天诛付辛景”则暗示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但这里的“辛景”可能是指具体的执行者或某种象征,具体指向需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理解。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袁松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不详
清风满壶天,绿云迷洞户。
竹日满帘秋,松涛四檐雨。
闲花落无声,幽禽时自语。
山中古秦民,不知今典午。
紫髯奋江左,建业开宏图。
赤髭入吴会,重玄启浮屠。
鼎足久矣折,石年犹赤乌。
雄文没渊底,照耀骊龙珠。
我闻谢长须,翻经筑高台。
远公不可作,依师想重来。
五千贝多叶,讲诵喧法雷。
文字性已离,禅定何时回?
神僧卓金锡,抚掌涌泉地。
突如沤点圆,怒作汤鼎沸。
初疑蚌蛤胎,吐出蛟人泪。
陆羽或可招,裹茶试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