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庵颂

玉龙退残鳞,编庵事枯兀。

禅栖锦凤巢,道履霜蟾窟。

饮兹明月津,濯彼微尘骨。

五叶少林春,家风未湮没。

形式: 偈颂 押[月]韵

翻译

玉龙褪去残余鳞片,修筑草屋生活清贫。
在锦绣凤凰巢中修行,踏过霜白的蟾蜍洞穴。
饮用这明亮月光下的水,洗涤我微尘般的灵魂。
少林寺五叶繁茂如春,家族风尚未曾磨灭。

注释

玉龙:比喻修行者或高人。
残鳞:比喻过去的瑕疵或不完美。
编庵:建造简陋的小屋。
枯兀:清苦、孤寂。
禅栖:修行禅定。
锦凤巢:华丽的修行场所。
道履:遵循道义。
霜蟾窟:寒冷的蟾蜍洞穴,象征清修之地。
明月津:明亮的月光下的水源。
濯:洗涤。
微尘骨:比喻心灵的洁净。
五叶少林:指少林寺,五叶常用来形容佛法兴盛。
春:生机勃勃。
家风:家族的传统和精神风貌。
湮没: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箨庵颂》,以独特的禅意描绘了一幅清幽的修行图景。首句“玉龙退残鳞”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庵舍比作静卧的玉龙褪去华丽的鳞片,显得质朴而内敛。接下来,“编庵事枯兀”进一步强调庵中的简朴生活和修行者的孤寂。

“禅栖锦凤巢,道履霜蟾窟”通过比喻,将庵舍比作锦凤的巢穴和霜蟾的洞窟,暗示出修行者超凡脱俗的生活环境和深邃的内心世界。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禅定与道行的追求。

“饮兹明月津,濯彼微尘骨”两句,将庵中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饮用月光般的智慧之水,洗涤心灵上的尘埃,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五叶少林春,家风未湮没”点题,提到少林寺的禅宗传统,表达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禅宗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家风依然得以保持,没有被遗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璋监寺写师像求赞

杳杳冥冥,寒雁影没而秋远烟青。

寂寂惺惺,老蚕茧就而风高叶零。

天机静时活,道环虚处灵。瀛之涵,崧之镇。

乾之健,坤之宁。海运鹏抟,气宇扬扬而吞舟鱼蜕。

雾披豹变,文章炳炳而啸风虎猛。

少林之灯未续兮,洛阳人腰齐雪庭。

黄梅之衣欲传兮,狤獠祖步移碓程。

物不当情而冰凌脚快,鳞或烧尾兮电火气腥。

诸尘峥嵘乎影响,三昧游戏于眺聆。

跛跛挈挈也其行自信,哆哆和和也其言不轻。

家法冷淡,子孙宁馨。

心岁寒而松柏试雪,色清白兮河汉含星。

鸣阴之鹤癯而寿,巢莲之龟小而龄。

棋局未散,柯烂樵丁。

形式:

薄了固保义写予真请赞

灵灵而真,默默而神。眉毛低盖眼,鼻孔直欺唇。

千华上何须问佛,百草头自然有春。

一微尘里也来说法,三千界内不碍分身。

形式: 押[真]韵

赞芙蓉师祖真

凤眼鹤形,宗门伟匠。量外提撕,声前敲唱。

据令兮长剑倚天,应机兮明珠在掌。

太虚有月兮老兔含霜,大海无风兮华鲸吹浪。

形式: 古风

赞法云升律师

云容閒而未收,月魄湛而不流。

严净身器也依律而住,虚明神宇也唯道而游。

凛凛清姿兮颠毛覆雪,寥寥霁色兮心鉴含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