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符曾游历雨花台后所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沧桑为主题。首句“云公说法处”暗示了此处曾有佛教活动,可能是雨花台的僧人讲经之处。接下来的“斜日指前朝”则借夕阳寓意历史的流转,点明时间的流逝。
“台冷花犹落”描绘了雨花台的寂静与凄清,即使花朵凋零,也未能打破这份静寂。“禅空雨尚飘”进一步渲染了空灵的氛围,雨滴似乎在诉说着禅宗的意境。
“劫灰龙子护”中的“劫灰”象征着世间沧桑,“龙子”可能是指守护佛法的神灵,表达出对佛法永恒的敬畏。“山鬼女萝招”则引入了自然元素,山鬼和女萝寓示着神秘与幽深,增添了雨花台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不省萧梁事,销沈付暮潮”,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朝代如萧梁时期的遗忘,这些历史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被淹没在了晚潮之中。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雨花台的历史沉淀和自然风貌,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