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
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
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
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
这首明代诗人丰坊的《春游曲》描绘了清明时节雨后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首句“十旬风雨清明节”点出时令,清明时节本是踏青的好时光,但连日风雨使得诗人未能出门欣赏春光。次句“昨夜窗前见新月”暗示了诗人对天气好转的期待。
“喜谓春晴可出游”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他计划在黎明时分带着酒去南陌游玩。然而,“陌头不见花开处”揭示了现实中的遗憾,尽管天气放晴,但花开之处却未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城中城外多桑树”,满眼皆是绿意盎然的桑树,落花则已化作春泥。
“春泥浩荡从马踏”描绘了马蹄踏过烂漫春泥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叹。“香魂宛转蹄躞蹀”以马蹄的轻盈跳跃比喻花朵随风飘散,形象生动。最后,“看花泪眼忽潸然”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法留住青春的感伤,以“人生安得长少年”收束全诗,道出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丰坊的这首《春游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不详
天门开,佚荡荡,风烟销尽日月光,负图龙马荣河上。
此时谁不幕弹冠,仗剑宁愁行路难。
吴江桃李迎锦缆,长安杨柳拂银鞍。
君家高门百年旧,近者诗名遍江右。
好学常过司马门,时时酌我洲中酒。
我病吴山岁载徂,何能把盏临前除。
赠君长鞭还四顾,王良伯坰今何如。
短日悲年促,他乡苦病侵。
疏砧偏傍耳,归雁忽惊心。
塞柳犹含冻,江梅正满林。
衰羸难自强,早晚合抽簪。
宦况从来薄,幽居颇自厌。
寒云开远岫,落日荡虚檐。
煮药炉常活,题诗笔久拈。
无人来问讯,向夕闭空帘。
繁忧中夜起,身世独茫茫。
过眼浮云灭,伤心白发长。
荷衣霜意苦,兰砌露华凉。
万绪谁能理,怀沙欲吊湘。